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鹅黄散

鹅黄散

外科正宗》卷三:鹅黄散

药方名称鹅黄散

处方石膏(煅)轻粉黄柏(炒)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杨梅疮,溃烂成片,脓秽多而疼甚者。

用法用量干掺。烂疮即可生疤,再烂再掺,毒尽为度。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外科正宗》卷四:鹅黄散

药方名称鹅黄散

处方绿豆粉30克滑石15克黄柏9克轻粉6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止痛收干。主痤痱疮作痒,抓之皮损,随后又疼者。

用法用量以软绢帛蘸药扑于患处。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医宗金鉴》卷五十一:鹅黄散

药方名称鹅黄散

处方黄柏(生)石膏(煅)各等分

制法上药共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小儿因父母素有杨梅结毒,传染胞胎,初生无皮者。

用法用量扑患处。湿则干扑,干则用猪苦胆调搽。内服换肌消毒散。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一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鹅黄散

药方名称鹅黄散

处方石膏黄柏薄荷叶各等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燥湿止痒。主梅疮溃烂,湿疮浸淫,痛痒难忍,脓水淋漓。

用法用量先用双花、甘草汤洗患处,再以药面擦患处。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鹅黄散

药方名称鹅黄散

处方石膏62g,黄柏15g,青黛9g,轻粉3g,六一散。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湿疹,皮炎,烧伤,溃疡。

用法用量方中六一散剂量原缺。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金鉴》卷五十一:鹅黄散

药方名称鹅黄散

处方黄柏石膏(煅)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父母梅毒遗传,小儿初生无皮。

用法用量湿者干扑,干者用猪苦胆调搽。

摘录《金鉴》卷五十一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鹅黄散

药方名称鹅黄散

处方绿豆粉31g,黄柏93g,轻粉6g,滑石粉15g,冰片3g。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痱子。

用法用量用猪油调成软膏。外用。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猜你喜欢

  • 竹叶汤

    《金匮要略》卷下:竹叶汤药方名称竹叶汤处方竹叶20克葛根9克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各3克附子6克大枣5枚生姜15克功能主治温阳益气,疏风解表。治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用法用量上十味,以水1升,煮

  • 大黄甘草丸

    药方名称大黄甘草丸处方大黄2两,甘草(炙)2两,桂心2两,桔梗2两,白蔹半两,茯苓半两,附子(炮,去皮)1两,芎?1两,阿胶(炙)1两,泽泻1两,防风1两,薯蓣1两,石斛1两,芍药1两,干姜1两,紫菀

  • 药艾条

    药方名称药艾条处方艾叶2400g桂枝125g高良姜125g 广藿香50g降香175g香附50g白芷100g陈皮50g丹参50g 生川乌75g性状呈圆柱状,长20~21cm,直径1.7~1.8cm;气香

  • 加味羌活胜湿汤

    药方名称加味羌活胜湿汤处方羌活1钱,独活1钱,防风5分,藁本5分,蔓荆子5分,川芎5分,黄芩5分,桔梗5分,甘草5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咽痛,颊肿,面赤,脉洪大者。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摘录《济阳纲目

  • 粉草膏

    药方名称粉草膏处方粉草4两(长流水浸,炭火炙干,再浸,再炙3次),当归4两。制法慢火熬至稠膏,去滓,再煎大稠为度。功能主治悬痈已成不能消。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热酒化下。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三

  • 小柴胡加栀子汤

    药方名称小柴胡加栀子汤处方小柴胡汤加栀子。功能主治和解。解利风热。主发黄,往来寒热,一身尽黄。用法用量《法律》本方用法: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一日三次。摘录《玉机微义》卷四

  • 凉血地黄丸

    药方名称凉血地黄丸处方升麻、白芍药(桂炒)、生地黄、条黄芩(酒炒)、连翘、当归梢、牛蒡子(炒)、红花、甘草、通草、黄连(酒炒)。功能主治痘疮发热之时,经水适来。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 水火两通丹

    药方名称水火两通丹处方车前子9克,栀子9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木通3克,黄柏3克,匾蓄3克,白芍30克,生地30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水。主精瘀湿热。(男子性交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

  • 调中和胃丸

    药方名称调中和胃丸处方白术(土炒)1两5钱,苍术(炒)1两5钱,半夏(姜矾制)1两5钱,厚朴(姜汁炒)1两5钱,砂仁(炒)1两5钱,白豆蔻(炒)1两5钱,广木香1两5钱,薏苡仁(炒)1两5钱,泽泻1两

  • 桂枝藿香汤

    药方名称桂枝藿香汤处方桂枝、藿香、槟榔、木香、缩砂、茱萸、莪术、甘草。功能主治伤食。摘录《中国内科医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