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鹤膝风

鹤膝风

病名。见《外科心法》卷五。又名膝游风游膝风鹤节膝眼风膝疡鼓槌风等。因病后膝关节肿大,股胫变细,形如鹤膝,故名。常因经络气血亏损、风邪外袭,阴寒凝滞而成。病初多见形寒发热,膝部微肿,步履不便,疼痛;继之患处红肿焮热,或色白漫肿,日久关节腔内积液肿胀,股胫变细,溃后脓出如浆,或流粘性黄液,愈合缓慢。治疗:初期身热肿痛者,服五积散,配合白芥子外敷及葱熨,或艾灸,或外敷回阳玉龙膏。日久患部肿痛者,宜温阳散湿,扶正祛邪,选服大防风汤独活寄生汤;痛甚酌加乳香;溃后用芙蓉叶、菊花叶各15克,拌大米饭捣匀贴敷,或以豆腐渣蒸熟贴敷。本病类似膝关节结核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猜你喜欢

  • 角心

    见《青岛中草药手册》。为牛角之别名,详该条。

  • 紫色王室保健经函

    藏名《加保拉希保地默保》。综合性藏医书。由入藏的汉族、印度、克什米尔、吐谷浑、大食、尼泊尔和西藏的名医共同编译。成书于八世纪末。全书收录了本松岗哇、僧能和敬虚的《杂病治疗》、《艾灸明灯》、《配方玉珠》

  • 暴嗽

    病名。指卒然发作的咳嗽。见《肘后备急方》。多因外感风寒所致。《类证治裁·咳嗽》:“感风暴嗽、鼻流清涕,桂枝汤加葱豉;感寒暴嗽,肩背怯冷,华盖散;兼感风寒暴嗽,鼻塞声重,芎苏饮。”肾虚亦有暴嗽。《证治要

  • 钟乳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方。钟乳石、炮姜、桔梗、茯苓、炮附子、细辛、桂心、人参各一两一分,白术一两,防风、煅牡蛎、天花粉各二两半。为末,每服二大钱,食前温酒调下。治气虚极,皮毛焦,津液不通,力乏,腹胀

  • 陷骨

    经穴别名。见《普济方》。即陷谷。见该条。

  • 叩法

    推拿手法。操作同击法,用力较重。

  • 黑满苔舌

    满舌遍布黑苔。为脏腑热极危候,急用大剂清瘟败毒散,重加清热解毒生津之药频服。此舌底必纹粗干涩,须予细辨(见《伤寒舌鉴》)。

  • 蔺道人

    【介绍】:唐代骨伤科医家,僧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所掌握的正骨技术和指导处理脱臼和骨折的见解很符合科学。强调运用麻醉、牵引(拔伸)、复位(收入骨或捺正)、固定(夹缚)、活动等十三个步骤。撰有《仙

  • 地蚕子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地笋之别名,详该条。

  • 水运

    运气术语。五运之一。水主丙辛,凡丙年、辛年,均属水运。《素问·天元纪大论》:“丙辛之岁,水运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