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鹤膝风

鹤膝风

病名。见《外科心法》卷五。又名膝游风游膝风鹤节膝眼风膝疡鼓槌风等。因病后膝关节肿大,股胫变细,形如鹤膝,故名。常因经络气血亏损、风邪外袭,阴寒凝滞而成。病初多见形寒发热,膝部微肿,步履不便,疼痛;继之患处红肿焮热,或色白漫肿,日久关节腔内积液肿胀,股胫变细,溃后脓出如浆,或流粘性黄液,愈合缓慢。治疗:初期身热肿痛者,服五积散,配合白芥子外敷及葱熨,或艾灸,或外敷回阳玉龙膏。日久患部肿痛者,宜温阳散湿,扶正祛邪,选服大防风汤独活寄生汤;痛甚酌加乳香;溃后用芙蓉叶、菊花叶各15克,拌大米饭捣匀贴敷,或以豆腐渣蒸熟贴敷。本病类似膝关节结核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猜你喜欢

  • 茶癖

    病名。见《丹溪心法·积聚痞块》。指嗜茶太过,积久所致的癖病。《儒门事亲》卷八:“好茶成癖,积在左胁。”症见饮食减少,面黄,乏力,腹痛等。治用磨积丸、星术丸等方。或用石膏、黄芩、升麻为末,砂糖水调服。参

  • 聤耳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劳伤血气,热乘虚而入于其经,邪随血气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故谓之聤耳。”①泛指耳窍中流脓者。②仅指耳中出脓带黄色者。此外,又把其脓带白色者名缠耳;脓带青色者名震耳;脓

  • 浮翳内障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浮翳。《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从瞳神内映出白色”,“如冰光白色,环遮瞳人”(《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属圆翳内障范围,详该条。

  • 罗周彦

    【生卒】:十七世纪初【介绍】:明代医生。字德甫,号赤诚。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幼时学儒,后学医,游历江苏、湖北、安徽等地,与名家讨论医术,著有《医宗粹言》一书。

  • 插花

    经外奇穴。出《刺疔捷法》。位于额曲(头维)直上1.5寸处。主治头面疔》疮、偏头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 气营两清

    清热法之一。用辛凉合甘寒之法,以治热性病热邪入气分和营分之证。症见高热、心烦、夜睡不宁、口渴、汗出、舌绛、苔黄而干、脉洪数等。可同时使用清气分和营分的药物如石膏、知母、竹叶心、连翘、黄芩、石斛、生地、

  • 气色

    诊法术语,见《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五脏六腑的精华藏于内为气,现于外为色,“夫气由脏发,色随气华”(《四诊抉微》),隐然含于皮肤之内者为气,显然彰于皮肤之表者为色,气

  • 上树蜈蚣

    ①见《重庆草药》。为走游草之别名。②见《分类草药性》。为常春藤之别名。各详该条。

  • 少腹拘急

    证名。即自觉下腹部牵引不适,可兼见小便异常等。《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除肾气虚寒者外,湿浊瘀热蕴结下焦亦可导致。本症可见于尿路感染、慢性前

  • 地石榴

    ①出《滇南本草》。为地瓜藤之别名。②见《湖南药物志》。为菍地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