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黄芪汤

黄芪汤

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方。黄芪陈皮各半两。为末,每服三钱,用***仁一合研烂,以水投取浆水一盏,滤去滓,于银器内煎,后有乳起,入白蜜一大匙,再煎令沸,调药末,空腹,食前服。治老人虚秘。②《圣济总录》卷八十七方。黄芪、地骨皮各一两,鳖甲(醋炙黄)一枚,炙甘草半两,麦门冬一两半,桂半两。为粗末,每服五钱匕,加生姜半分、粳米五十粒,水煎,食前服。治热劳,肢节酸疼,吸吸少气,腰背强痛,心中虚悸,咽干舌燥,饮食无味,悲忧惨戚,多睡少起。③《普济本事方》卷五方。黄芪(蜜炙)、熟地黄(九蒸九晒)、白芍药五味子、麦门冬各三分,茯苓一分,炙甘草半两。为粗末,每服三钱,加生姜、大枣乌梅,水煎服。治口干烦躁不思食。④《兰室秘藏·小儿门》方。黄芪二钱,人参一钱,炙甘草五分。为粗末,水煎,食远服。治小儿慢惊风。若加白芍药尤佳。⑤《审视瑶函》卷四方。黄芪、麦门冬、茯苓、防风、人参、地骨皮、漏芦知母远志、熟地黄各等分。水煎服。治阴漏症,眼脓漏不止。

猜你喜欢

  • 苏澄

    【生卒】:十世纪【介绍】:五代时人,隐为道士。字栖真。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善养生之术,年八十余不衰老。死时年百岁。

  • 肺风

    病名。①指肺受风邪所致的疾患。《素问·风论》:“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奇效良方》治风中于肺,用五味子汤。②指类似酒鼓鼻的病症,见《丹溪心法·鼻

  • 苍子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苍耳子之简称,详该条。

  • 损伤瘀血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因跌扑、负重或其他外伤后血离经脉,流溢停于肢体组织内所致。症状可因瘀血部位,量之多少及时间久暂不同而异。如滞于肌肤则肿痛青紫;郁于营卫则血瘀而生热;积于胸胁则为胀闷;结

  • 交经八穴

    出《针经指南》。即八脉交会穴,见该条。

  • 缪慕台

    【介绍】:见缪希雍条。

  • 滑肉门

    经穴名。代号ST24。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腹部脐上1寸,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又云去任脉三寸。布有第九肋间神经分支,并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通过。主治胃痛,

  • 短气不足以息

    指呼吸短促困难。《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金匮要略心典》卷中:“无寒热,无新邪也,而乃短气不足以息,当是里气暴实,或痰或食或饮,碍其升降之气而然。盖

  • 张抱一

    【介绍】:见张培明条。

  • 严氏济生续方

    见济生续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