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黑根药

黑根药

药材名称黑根药

拼音Hēi Gēn Yào

别名威灵仙草威灵、黑头晕、千里光紫菀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狗舌紫菀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senecioides Franc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根,除去上部分,洗净晒干。

原形态狗舌紫菀多年生草本,高16-50cm。根茎粗壮。茎直立,常单生,有棱,被开展的长粗毛,上部有花枝及较疏的叶。基部叶较小;下部叶椭圆形或长圆状匙形,长5-18cm,宽1.4-4cm,先端钝或近圆形,下部渐狭成具翅的短柄,边缘疏或密的浅齿;中部及上部的叶长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6cm,宽0.3-2cm,先尖或圆形,基部狭或圆形而半抱茎,有疏齿工全缘,两面或上面被密糙毛,下面沿脉有密长毛;中脉粗壮,侧脉4-6对。头状花序2-6个有时8个,伞房排列;花序梗长1.5-7cm,有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苞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2-3层,外层长7-10mm,背面有疏粗毛;内层长10-11mm,背面无毛或仅沿中脉和紫绿色顶部有毛,各层长缘宽膜质;舌状花约20个,舌片淡紫色;管状花黄绿色,有疏短毛;花柱附片线状披针形;冠毛2层,外层极短,白色,内显浅红褐色,有不等长的微糙毛。瘦果长圆形,稍扁,除外肋外,背面有2-3肋,内面有1-2肋,被腺点。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100-3000m的高山山谷坡地、针林林下及山顶石砾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西部及西南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肢气肿痛;胃脘疼痛;疮疡久溃不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柚根

    《中药大辞典》:柚根药材名称柚根拼音Yòu Gēn别名橙子树根(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柚的根,9~10月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柚&q

  • 万年青花

    《中药大辞典》:万年青花药材名称万年青花拼音Wàn Nián Qīnɡ Hu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百合科植物万年青的花蕾。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万年青根"条。功能主

  • 红敷地发

    药材名称红敷地发拼音Hónɡ Fū Dì Fā别名铺地毡、石莲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红敷地发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agathis elattandra Diels[Stap-fi

  • 粘山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粘山药药材名称粘山药拼音Nián Shān Yɑo别名牛尾参、粘狗苕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粘山药Dioscorea subcalva Prain et Burk.,以块茎入

  • 白冷草

    药材名称白冷草拼音Bái Lěnɡ Cǎo别名痨伤药、冷水七、冷水丹、红冷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细柄凤仙花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leptocaulon Hook

  • 苦蘵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蘵药材名称苦蘵拼音Kǔ Zhī别名灯笼草、天泡子、天泡草、黄姑娘、小酸浆、朴朴草、打额泡来源茄科酸浆属植物苦蘵Physalis Pubescens L.,以果、根或全草入药。夏秋

  • 阴香皮

    《中药大辞典》:阴香皮药材名称阴香皮拼音Yīn Xiānɡ Pí别名广东桂皮(《中国树木分类学》)。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樟科植物阴香的树皮。原形态阴香《岭南采药录》),又名:坎香草、阴草

  • 松打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松打七药材名称松打七来源报春花科松打七Primula forrestii Balf. f.,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主治咳嗽,痰多,风湿

  • 短叶锦鸡儿

    药材名称短叶锦鸡儿别名猫儿刺来源豆科短叶锦鸡儿Caragana brevifolia Koma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青海、四川。性味辛、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散肿,生肌止痛。主治痈疽,疮疖,肿痛

  • 鸦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鸦葱药材名称鸦葱拼音Yā Cōnɡ别名罗罗葱、谷罗葱、兔儿奶、笔管草、老观笔来源菊科鸦葱属植物鸦葱Scorzonera glabra Rupr.[S. austriaca W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