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鼻干

鼻干

证名。见《素问·热论》。为多种疾病常见症状之一。由风热所致者,症见头痛发热,鼻内干燥,脉浮。治宜辛凉解表,用麻杏石甘汤加减。由肺燥所致者,症见鼻燥、鼻咽干、无涕,唇口干渴;或伴有干咳咯血舌红,苔干而白等症。治宜养阴清肺,用清燥救肺汤加减。由肾阴亏损所致者,症见鼻干,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宜养阴润燥,用六味地黄丸加麦冬、玄参阴虚肺燥所致者,症见口燥鼻干,呼吸不利,咽痛口糜五心烦热耳鸣目花,宜养阴清肺,用养阴清肺汤加减。

猜你喜欢

  • 不孕

    病名。出《素问·骨空论》。又名无子、全不产、绝产、断绪。女子婚后,夫妇同居三年以上未避孕而不怀孕者,称为原发性不孕;曾孕育过,并未采取避孕措施,又间隔三年以上未再次怀孕者,称为继发性不孕。在女子方面,

  • 辨痰

    辨别痰的性状,作为辨证的参考。辨痰时要注意痰的颜色、形状、稀稠度、气味等。一般寒痰色清,湿痰色白,火痰色灰黑,热痰色黄。形如败絮、色如煤始的是老痰。滑而易咯,是脾的湿痰;燥而难咯,是肺的燥痰;青而多泡

  • 仓廪之官

    谷藏为仓,米仓为廪;仓廪,为贮藏粮食的仓库。仓廪之官,指脾胃。喻脾胃有如粮食仓库,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以供应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张

  • 手指节发

    病名。《疡医准绳》卷三。即蛇节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 风湿腹胀

    证名。指感受风湿,脾胃失调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风湿腹胀之症,发热身重,不能转侧,一身尽痛,心腹胀满,外连头面,此风湿腹胀之症也。”治宜祛风化湿为主。胸前饱满重者,防风平胃散主之;身热恶风重

  • 阴火痛风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痛风》。指气血不足,阴火旺而有痰浊的痛风症。治宜补气血,调阴阳,参以清痰火。药用人参、白术、熟地黄、黄柏、山药、海石、南星、琐阳、败龟板、干姜等。参见痛风条。

  • 蟹化石

    见《药材学》。即石蟹,详该条。

  • 经闭出痘

    病证名。指妇女经闭而发痘疮之症。如因心脾先病而经闭不通,积垢郁阻于冲任胞宫,以致痘疮火毒当出不出者。初起发热时,宜用桃仁承气汤,以清除宿垢,继用四物汤合匀气散加红花、木通以调之。若心脾虚损,冲任胞宫空

  • 湿痰

    痰证之一。①《医学入门》卷五:“生于脾,多四肢倦怠,或腹痛肿胀泄泻,名曰湿痰。”多由外感而生。治宜山精丸、三仙丸等。②指痰湿聚于脾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在脾曰湿痰,其色黄,滑而易出,多

  • 赤疹

    病证名。出《临证指南》卷六。麻疹皮疹色红焮艳者,为赤疹。参见白疹、麻疹紫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