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龙眼核

龙眼核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眼核

药材名称龙眼核

拼音Lónɡ Yǎn Hé

来源无患子龙眼属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以种子入药。

性味微苦、涩,平。

功能主治止血止痛。用于胃痛,烧烫伤,刀伤出血,疝气痛;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研末调茶油敷患处或研末撒敷伤口。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龙眼核

药材名称龙眼核

拼音Lónɡ Yǎn Hé

别名桂圆核仁(《纲目拾遗》)

出处《滇南本草图说》

来源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种子

化学成分核含肥皂草素及脂肪。

性味《泉州本草》:"味涩。"

功能主治止血,定痛,理气,化湿。治创伤出血,疝气,瘰疬,疥癣,湿疮。

①《滇南本草图说》:"治瘿疾。’

②《医学入门》:"烧烟熏鼻,治流涕不止。"

③《纲目》:"治狐臭,龙眼核六枚同胡椒二七枚研,遇汗出即擦之。"

④《本草再新》:"治瘰疬,消肿排脓拔毒。并治目痰。"

⑤《岭南采药录》:"疗疝气,敷疮癣,又止金疮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敷或干撒。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

复方①治刀刃跌打诸伤,止血定痛:龙眼核研敷,(《重庆堂随笔》骊珠散)

②治疝气偏坠,小肠气痛:荔枝核(炒)、龙眼核(炒),小茴香(炒)各等分.为细末,空心服一钱,用升麻一钱,水酒熏,送下。(《内经类编试效方》偏坠散)

③治一切疮疥:龙眼核煅存性,麻油调敷。(《高世元传世方》)

④治癣:龙眼核,去外黑壳,用内核,米醋磨涂。(《医方集听》)

⑤治脑漏:广东圆眼核,入铜炉内烧烟起,将筒熏入患鼻孔内。(《黄贩翁医抄》)

⑥治小便不通:龙眼核,去外黑壳,打碎,水煎服。如通后欲脱者,以圆肉汤饮之。(《纲目拾遗》)

⑦治足指痒烂:桂圆核烧灰掺之。(《药镜》)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龙眼核

药材名称龙眼核

拼音Lónɡ Yǎn Hé

英文名Longan Flower

别名圆眼核、桂圆核仁。

出处出自1.《滇南本草图说》。

2.《纲目拾遗》:张觐斋云,桂圆核仁,凡人家有小子女者,不可不备,遇面上或磕伤及金刃伤,以此敷之,定疼止血生肌,愈后无痕;若伤鬓发际,愈后更能生发,不比他药,愈后不长发也。

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mocarpus longan Lour.[Euphoria longan(Lour.)Steud.]

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后,剥除果皮、假种皮,留取种仁,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龙眼常绿乔木,高通常10m左右。具板根。小枝粗壮,被微柔毛,散生苍白色皮孔。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15-30cm,或更长;小叶4-5对,很少3或6对,小叶柄长通常不超过5mm;叶片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两侧常不对称,长6-15cm,宽2.5-5cm,先端渐尖,有时稍钝头,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绿色,两面无毛。花序大型,多分枝,顶生和近枝腋生,密被星状毛;花梗短;萼片近革质,三角状卵形,长约2.5mm,两面均被黄褐色绒毛和成束的星状毛;萼片、花瓣各5,花瓣乳白色,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仅外面被微柔毛;雄蕊8,花丝被短硬毛。果近球形,核果状,不开裂,直径1.2-2.5cm,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体;种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质的假种皮包裹。花期3-4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我国西南部至东南部栽培很广,以福建、台湾最盛,广东次之,多栽培于堤岸和园圃,广东、广西南部及云南亦见野生或半野生于疏林中。

化学成分种子含三种氨基酸:2-氨基-4-甲基-5-已炔酸(2-amino-4-methyl hex-5-ynoic acid),2-氨基-4-羟甲基-5-己炔酸(2-amino-4-hydroxymethyl hex-5-ynoic acid)和2-氨基-4-羟基-6-庚炔酸(2-amino-4-hydroxy hept-6-ynoic acid)。种子油中含二氢苹婆酸(dihydroxterculic acid)。

性味苦;涩;平

归经肝;脾;膀胱经

功能主治行气散结;止血;燥湿。主疝气;瘰疬;创伤出血;腋臭;疥癣;湿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调敷;或调敷。内服:煎汤,3-9g;或研末。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图说》:治瘿疾。

2.《医学入门》:烧烟熏鼻,治流涕不止。

3.《纲目》:治狐臭,龙眼核六枚同胡椒二七枚研,遇汗出即擦之。

4.《本草再新》:治瘰疬,消肿排脓拔毒。并治目疾。

5.《岭南采药录》:疗疝气,敷疮癣,又止金疮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貒骨

    《中药大辞典》:貒骨药材名称貒骨拼音Tuàn Gǔ别名土猪骨(《四川中药志》)。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鼬科动物猪獾的四肢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貒肉"条。生境分部产于四川。

  • 耐冬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耐冬果药材名称耐冬果拼音Nài Dōnɡ Guǒ别名小叶栒子、黑牛筋、刀口药、铺地蜈蚣来源蔷薇科耐冬果Cotoneaster microphyllus Wall.,以叶入

  • 山黄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黄皮药材名称山黄皮拼音Shān Huánɡ Pí别名假黄皮、野黄皮来源芸香科山黄皮Clausena dentata (Willd.)Roem.,以根、叶入药。

  • 杉寄生

    药材名称杉寄生拼音Shān Jì Shēnɡ别名枫木寄生、龙眼寄生、发冷果寄生、沙梨寄生、柿树寄生、菠萝树寄生、白蜡树寄生、八角鞘花寄生、寄生包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鞘花的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高寒露珠草

    药材名称高寒露珠草拼音Gāo Hán Lù Zhū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高寒露珠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caea alpina L.[C.alpina L.var.imaic

  • 高山柏

    药材名称高山柏拼音Gāo Shān Bǎi别名山柏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高山柏的枝叶或球果。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bina squamata(Buch.Ham.)Ant.[Juniperus sq

  • 宽穗兔耳风

    药材名称宽穗兔耳风拼音Kuān Suì Tù ěr Fēnɡ别名刀口药、白胡子狼毒、大叶一支箭、青皮草来源菊科宽穗兔耳风Ainsliaea triflora (Buch. Ham.

  • 青钱柳

    药材名称青钱柳别名青钱李、甜茶树来源胡桃科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 (Batal.) Iljin.,以叶入药。生境分部长江流域各省。功能主治治癣。用法用量嫩叶捣烂取汁擦。摘录《全国

  • 黄栌枝叶

    《中药大辞典》:黄栌枝叶药材名称黄栌枝叶拼音Huánɡ Lú Zhī Yè出处《河北中药手册》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黄栌的枝叶。化学成分叶含鞣质达33%。鞣质中有没食子酸、没食

  • 葛枣

    药材名称葛枣拼音Gě Zǎo别名葛枣子、金莲枝、含水藤、木天蓼、该他利[朝名]来源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葛枣Actinidia polygama (Sieb. et Zucc.)Miq.,以带虫瘿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