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一扫光

一扫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扫光

药材名称一扫光

拼音Yì Sǎo Guānɡ

来源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双花千里光Seneeio dianthus Franch.,以全草入药。秋季采集全草,切段晒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湿,止痒。用于急性结膜炎,疮疖,皮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一扫光

药材名称一扫光

拼音Yì Sǎo Guānɡ

别名榆古兴噶尔布(藏名)。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一扫光全草。7~9月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80厘米。茎直立,上部分枝,全株被白色短柔毛。叶互生,长圆形至广披针形,长4~12厘米,宽1~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规则的三角形锯齿;有叶柄。头状花序组成圆锥花序,顶生,总苞片1列;花黄色,舌状花极退化,管状花两性。瘦果具长冠毛。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地及灌木丛中,分布西藏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止痒,治急性结膜炎,疮疖,皮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一扫光

药材名称一扫光

拼音Yì Sǎo Guānɡ

英文名Herb of Twinflower Groundsel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双花千里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necio dianthus Franch.[Cacalia diantha (Franch.)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7-9月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又花千里光多年生草本,高达1m。地下茎粗壮。地上茎常弯折,上部有直立长分枝,密被白色短柔毛。叶互生;具细长叶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4-20cm,宽1-6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乃至近心形,边缘有细密的浅锯齿,下面色浅,两面近无毛,或下面沿脉被短微毛,羽状脉4-5对,上部叶较小,条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多数,近无梗,排列成复伞房状,生于上部叶腋和茎端,有数厘米长的伞房花序梗;数个伞房花序丁于茎端又排列成圆锥花序;总苞筒状,长4-5mm;总苞片4个,条形,先端钝,稍被行,基部被绵毛;花全为管状,管状花1-3个,通常2个,黄色;无舌状花。瘦果,圆柱形,长约3mm;冠毛浅红褐色,长约4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林缘溪岸及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急性结膜炎;疮疖;皮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镰形棘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镰形棘豆药材名称镰形棘豆拼音Lián Xínɡ Jí Dòu别名大夏[藏名]来源豆科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unge,

  • 落霜红根

    《中药大辞典》:落霜红根药材名称落霜红根拼音Luò Shuānɡ Hónɡ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冬青科植物落霜红的根。性味甘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肺痈,汤火

  • 竹根七

    《中药大辞典》:竹根七药材名称竹根七拼音Zhú Gēn Qī别名竹根参、竹节七、牛尾七(《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开口箭的根茎。全年可采.除去须根及叶,取根茎晒干。

  • 欧当归

    药材名称欧当归拼音ōu Dānɡ Guī英文名Root of Garden Lovage出处始载于《中药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杆物欧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visticum offic

  • 金石溜

    药材名称金石溜拼音Jīn Shí Liū别名长叶苎麻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帚序苎麻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zollingeriana Wedd.[B.heteroidea B

  • 腰骨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腰骨藤药材名称腰骨藤别名羊角藤、勾临链、犁田公藤来源夹竹桃科腰骨藤Ichnocarpus frutescens (L.) W. T. Aiton,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东、广

  • 刺菱

    药材名称刺菱拼音Cì Línɡ别名野菱(《纲目》)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野菱的果实。原形态一年生水生草本。浮生叶通常斜方形,或三角状菱形,长2~5厘米,宽2~7厘米,上面光

  • 土田七

    《中药大辞典》:土田七药材名称土田七拼音Tǔ Tián Qī别名姜三七、竹叶三七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姜科植物土田七的块茎。秋、冬、春采挖根茎,洗净;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毛黐头婆

    药材名称毛黐头婆拼音Máo Chī Tóu Pó别名黄花痴头婆、痴头婆、双耳子、细黄花。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毛刺蒴麻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umfetta cana B1.[T.tom

  • 熊脂

    《中药大辞典》:熊脂药材名称熊脂拼音Xiónɡ Zhī别名熊白(陶弘景),熊恤(《洞天奥旨》)。出处《本经》来源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脂肪油。以秋末冬初猎取者脂肪最为肥满。取出脂肪,熬炼去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