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东北堇菜

东北堇菜

药材名称东北堇菜

拼音Dōnɡ Běi Jǐn Cài

别名堇堇菜、紫花地丁

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东北堇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mandshurica W.Bckr.[V.patrinii DC. EX ging. Var. macrantha Maxim.; V.taiwaniana Nakai;V.mandshurica W.Beck. Var. chiliata Nakai]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东北堇菜,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6-18cm。根茎短,垂直,节密生,常自一处发出数条较粗壮的裼色长根;根通常平滑,向下斜伸或有时稍横生。基生叶少数到多数;叶片长圆形,舌形、卵状披针形,长2-6cm,宽0.5-1.5cm,花期后叶片渐增大,呈长三角形,椭圆状披针形,长可达10畲cm,宽达5cm,先端钝或圆,基部截形或宽楔形,下迁于叶柄,边缘疏生波状浅圆齿,有时下部近全缘;叶柄较长,长2.5-8cm,上部具狭翅,花期后翅明显增宽;托叶膜质,下部者鳞片状,褐色,上部者淡褐色、淡紫色或苍白色,约2/3以上与叶柄合生,线状披针形,边缘疏生细齿或控一缘。花较大,紫堇色或淡紫色;花梗细长,常超出于叶;萼片5,卵奖披针形或披针形,基部有宽而短的附属物,花瓣5,距粗管状,向上弯或直;雄蕊的药隔先端有附属物;子房卵球形,花柱棍棒状,柱头上短喙先端具柱 头孔。蒴果长圆形,长1-15cm,无毛,先端尖。种子卵球形,淡红棕色。花、果期4月至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草地、草坡、灌丛、林缘、疏林下、田野荒地及河岸沙地处。

资源分布: 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台湾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多皱缩成团。湿润展开后,根细长,深褐色或灰白色。基生叶卵状披针形或条形,顶端钝圆,边缘波状,基部下延至叶柄。质脆易碎。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木栓细胞2-5列,长方形或多角形,切向延长,壁栓化并微木化。皮层和韧皮部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和草酸钙方棱晶和簇晶;淀粉粒单粒和2-4复粒,直径2-6μm;簇晶直径25-40μm;方棱晶小形长径4-6μm。无限外韧型维管束,木质部占大部分,导管为单纹孔和网纹增厚,壁木化,直径24-64μm;管胞为单纹孔,木化,直径16-28μm;无木纤维,皮层薄壁细胞中可见棕黄色树脂样物质。 叶:上表皮垂周壁平直,气孔多数,不等式,稀不定式。下表皮细胞垂周壁较平直,有串珠状增厚。气孔多数,不等式,两面均密被单细胞毛茸,长150-260-400μm,直径30-36-50μm,有角质层,表面较平滑。叶肉组织栅状细胞2-3列。表皮细胞、栅状组织和海绵组织中有棕黄色树脂样物质。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主痈疽疔毒;目赤肿痛;咽喉肿痛;乳痈;黄疸;各种脓肿;淋巴结核;泄泻;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虎尾轮根

    《中药大辞典》:虎尾轮根药材名称虎尾轮根拼音Hǔ Wěi Lún Gēn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猫尾射的根。性味甘,温。①《广西中药志》:"味甘,性温,无毒。"

  • 羊角纽花

    《中药大辞典》:羊角纽花药材名称羊角纽花拼音Yánɡ Jiǎo Niǔ Huā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的种子的丝状绒毛。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羊角拗"条。功能

  • 鲎壳

    《中药大辞典》:鲎壳药材名称鲎壳拼音Hòu Ké别名鲎鱼壳(《圣惠方》),鲎甲(《泉州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壳。功能主治治咳嗽,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烫伤。

  • 山牛毛毡

    《中药大辞典》:山牛毛毡药材名称山牛毛毡拼音Shān Niú Máo Zhān别名田高梁、牛毛草、牛毛毡(《贵州民间药物》),褐穗飘拂草(《广州植物志》),片角草(《中国植物志》)

  • 阴香

    药材名称阴香拼音Yīn Xiānɡ别名山玉桂、桂树、八角、山桂枝、连粘树、土山肉桂来源樟科樟属植物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 (Nees)Blume,以树皮、根皮、叶、枝入药。夏秋采

  • 木芙蓉根

    药材名称木芙蓉根拼音Mù Fú Rónɡ Gēn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根。功能主治治痈肿,秃疮,臁疮,咳嗽气喘,妇女白带。①《滇南本草图说》:&quo

  • 擘蓝

    药材名称擘蓝拼音Bò Lán别名苤蓝、撇蓝、茄连、甘蓝、玉蔓青、芥兰头、玉头、香炉菜。出处本品载于《滇南本草》,原名苤蓝。《农政全书》"芥蓝"条载:"但食根之菜,如芥、芦菔、蔓青之属,魁皆在土中;此则

  • 豆根木蓝

    药材名称豆根木蓝别名山扫帚、山花子来源豆科木蓝属植物花木蓝Indigofera Kirilowii Maxim. ex Palibin,以根入药。春秋可采,洗净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

  • 磁石

    《中国药典》:磁石药材名称磁石拼音Cí Shí英文名MAGNETITUM别名吸铁石、活磁石、灵磁石、磁铁石来源本品为氧化物类矿物尖晶石族磁铁矿,主含四氧化三铁(Fe3O4)。采挖后

  • 腊雪

    药材名称腊雪拼音Là Xuě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腊月收藏的雪花所融化的雪水。性味淡,寒。①《本草拾遗》:"味甘,冷,无毒。"②《医林纂要》:"甘,淡,寒。&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