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乌蛇膏

乌蛇膏

《中药大辞典》:乌蛇膏

药材名称乌蛇膏

拼音Wū Shé Gāo

出处《纲目》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脂肪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乌蛇"条。

功能主治《圣惠方》:"耳聋,绵裹豆许塞之。"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乌蛇膏

药材名称乌蛇膏

拼音Wū Shé Gāo

英文名Black-snake fat

别名乌梢蛇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脂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aocysd humnades (Cantor)

采收和储藏:宰杀乌梢蛇时,取其脂肪,鲜用。

原形态乌梢蛇,形体较粗大,头颈区分不明显,全长可达2m以上。背面灰褐色或黑褐色,其上有2条黑线纵贯全身,老年个体后段色深,黑线不明显,背脊黄褐纵线较为醒目,幼蛇背面灰绿色,其上有4条黑线纵贯全身。颊鳞1,偶有1小鳞,位于其下,眶前鳞2,眶后鳞2(3);颞鳞2(1)+2,上唇鳞3-2-3式。背鳞16-16(14)-14,中央2-4(6)行起棱。正脊两行棱极强,腹鳞192-205;肛鳞2分,尾下鳞95-137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沿海平原、丘陵及山区或田野、林下等地。行动敏捷,以鱼、蛙、蜥蜴等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性味辛;咸;平;无毒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聪耳。主耳聋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塞耳。

各家论述《圣惠方》:耳聋,绵裹豆许塞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华里白

    药材名称中华里白拼音Zhōnɡ Huá Lǐ Bái来源药材基源:为里白科植物中华里白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lopterygium chinensis(Ros.)Devol[Gleiche

  • 白背叶根

    《中药大辞典》:白背叶根药材名称白背叶根拼音Bái Bèi Yè Gēn别名白膜根、白朴根(《岭南草药志》),野桐根(《闽南民间草药》)。出处《岭南草药志》来源为大戟种植

  • 香槐

    《中药大辞典》:香槐药材名称香槐拼音Xiānɡ Huái出处《浙江天日山药植志》来源为豆科植物香槐的根及果实。根,全年可采。果实,秋季采收。原形态落叶乔木,高4~16米。树皮灰褐色;幼枝灰绿

  • 岩白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白菜药材名称岩白菜拼音Yán Bái Cài别名岩壁菜、石白菜、岩七、红岩七、雪头开花、亮叶子来源为虎耳科岩白菜属植物岩白菜Bergenia pur

  • 山佛手

    药材名称山佛手拼音Shān Fó Shǒu英文名Mountain Raspberry别名小桔公。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浅裂锈毛莓Rubus reflexuz Ker b

  • 莙荙菜

    《中药大辞典》:莙荙菜药材名称莙荙菜拼音Jūn Dá Cài别名菾菜(《别录》),甜菜(《日华子本草》),牛皮菜(《滇南本草》),石菜(《本草求原》),杓菜、猪牳菜(《广州植物志》

  • 宽叶杜香

    药材名称宽叶杜香拼音Kuān Yè Dù Xiānɡ别名杜香、喇叭茶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宽叶杜香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ndum palustre L.Var.dilatatum Wahl

  • 地黄连

    药材名称地黄连拼音Dì Huánɡ Lián别名假苦楝、矮秃秃、千年矮(《广西中药志》),鸡血散、小罗伞(《广西药植名录》),白花矮陀陀、七匹散、金丝岩陀、土黄连(《云南

  • 金精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精石药材名称金精石拼音Jīn Jīnɡ Shí别名金晶石来源为一种片状云母类矿石。全年可采,去杂质。性状呈不规则的片状,长约2~6厘米,厚约5厘米。全体暗棕色至墨绿棕色

  • 臭山羊

    《中药大辞典》:臭山羊药材名称臭山羊拼音Chòu Shān Yánɡ别名臭常山(《中国植物图鉴》),臭苗(《中国药植志》),大山羊、骚牯羊、地栀子、栀子黄(《贵州民间方药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