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云南五味子根

云南五味子根

药材名称云南五味子根

拼音Yún Nán Wǔ Wèi Zǐ Gēn

别名香石藤、铁骨散、小血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云南五味子的根和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henryi Clarkevar.yun-nanensis A.C.Smit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切片,晒干。

原形态落叶本质藤本。小枝扭曲,稍具纵棱,散生长圆形皮孔。单叶互生;叶柄长约3cm;叶近革质;叶片阔卵形,长8-15cm,宽4-8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阔楔形至平截,全缘或微波状,上面绿色,无毛,散布粉白色斑晕,下面粉绿色,稍带白霜。花单性,雌雄异株;单生于叶腋;花黄色,直径约1.5cm;花被片8-10,稀13,最外层花被长2-6mm,宽2-5mm,内层花被长4-7mm,宽3-7mm;雄蕊柱直径4-6mm,雄蕊多数,分离,3-4列;雌蕊心皮多数,近球形。聚合果序长达10cm,熟后红色。种子种皮明显有瘤状突起。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2300m的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理气健脾;活血调经。主脘腹胀痛;消化不良;痛经;月经不调;风湿痹痛;跌打扭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5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牛力

    《中药大辞典》:小牛力药材名称小牛力拼音Xiǎo Niú Lì别名土甘草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豆科植物疏叶美花崖豆藤的根。秋、冬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疏叶美花崖豆藤,又名:老秧

  • 大叶青木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叶青木香药材名称大叶青木香拼音Dà Yè Qīng Mù Xiāng别名土防己、青木香[四川]来源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川南马兜铃Aristolochia austroszech

  • 大茶药根

    《中药大辞典》:大茶药根药材名称大茶药根拼音Dà Chá Yào Gēn别名胡满蔃(《岭南采药录》),大茶根(《广西药植图志》),断肠草根、猪人参(《矿西中药志》)。出处

  • 蜂胶

    《全国中草药汇编》:蜂胶药材名称蜂胶拼音Fēnɡ Jiāo来源为工蜂用以填塞和光滑蜂巢的分泌物。性状呈黄褐色或黑褐色,具粘性,有芳香气味。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软化角化组织、止痛。用于鸡眼、胼胝、寻常疣

  • 小棕包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棕包药材名称小棕包拼音Xiǎo Zōnɡ Bāo别名批麻草、小黎芦来源为百合科黎芦属植物蒙自黎芦Veratrum mengtzeanum Loes. f.,以根及全草入药。秋季采

  • 曲花紫堇

    药材名称曲花紫堇拼音Qǔ Huā Zǐ Jǐn英文名Curvedflower Corydalis别名弯花紫堇。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曲花紫堇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五角枫根

    《中药大辞典》:五角枫根药材名称五角枫根拼音Wǔ Jiǎo Fēnɡ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槭树科植物中华槭的根或根皮。原形态落叶乔木,高3~10米。树皮灰色,小枝平滑无毛。叶5裂,长1

  • 草牡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牡丹药材名称草牡丹拼音Cǎo Mǔ Dān别名牡丹藤来源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大叶铁线莲Clematis heracleifolia DC.,以全株入药。夏秋采,切段晒干。性味辛,平

  • 甘草节

    《中药大辞典》:甘草节药材名称甘草节拼音Gān Cǎo Jié别名粉草节(《外科精要》)。出处《本草原始》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或根茎内充填有棕黑色、树脂状物质的部分。功能主治治痈疽疮毒,咽

  • 双翎草

    《中药大辞典》:双翎草药材名称双翎草拼音Shuānɡ Línɡ Cǎo别名老妈妈棵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鸡骨柴的根。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或亚灌木,高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