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冬瓜藤

冬瓜藤

《中药大辞典》:冬瓜藤

药材名称冬瓜藤

拼音Dōnɡ Guā Ténɡ

出处《日华子本草》

来源葫芦科槐物冬瓜。夏、秋采取。

性味《本草再新》:"味苦,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治肺热痰火,脱肛。

①《日华子本草》:"洗黑酐,并洗疮疥。"

②《纲目》:"捣汁服,解木耳毒,煎水洗脱肛。"

③《本草再新》:"活络通经,利关节,和血气,去湿追风。"

④《随息居饮食谱》:"秋后齐根截断,插瓶中,取汁服,治肺热,痰火,内痈诸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捣汁。外用: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冬瓜藤

药材名称冬瓜藤

拼音Dōnɡ Guā Ténɡ

英文名Stem of Chinese Waxgourd

出处出自《日华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藤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nincasa hispida(Thunb.) Cog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茎被黄褐色硬毛及长柔毛,有棱沟,长约6m。单叶互生;叶柄粗壮,长5-20cm,被黄褐色硬毛及长柔毛;叶片肾状近圆形,宽15-30cm5-7浅裂或有时中裂,裂片宽卵形,先端急尖,边缘有小齿,基部深心形,两面均被粗毛,叶脉网状,在叶背面稍隆起,密被毛。郑须生于叶腋,2-3歧,被粗硬毛和长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单生于叶腋,花梗被硬毛;花萼管大辩论,裂片三角卵形,边缘有锯齿,反折;花冠黄色,5裂至基部,外展;雄花有雄蕊3,花丝分生,花药卵形,药室呈S形折曲;雌花子房长圆筒形或长卵形,密被黄褐色长硬毛,柱头3,略扭曲。瓠果大型,肉质,长圆柱状或近球形,长25-60cm,径10-25cm,表面有硬毛和蜡质***。种子多数,卵形,白色或淡黄色,压扁。花期5-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通经活络。主肺热咳痰;关节不利;脱肛;疮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捣汁,9-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煎水或烧灰洗。

各家论述1.《日华子本草》:洗疮疥。

2.《纲目》:捣汁服,解木耳毒,煎水洗脱肛。

3.《本草再新》:活络通经,利关节,和血气,去湿追风。

4.《随息居饮食谱》:秋后齐根截断,插瓶中,取汁服,治肺热,痰火,内痈诸证。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香草仔

    药材名称香草仔别名香毛草、小香草、唐古特缬草来源败酱科缬草属植物小缬草Valeriana tangutica Batal.,以带根全草入药。7~9月采收,去杂质,晒干。性味甘、微辛、苦,平。功能主治止

  • 蓬莪术

    药材名称蓬莪术拼音Pénɡ é Shù别名蓬莪茂(《药性论》),蒁药(《唐本草》),蓬莪蒁(《日华子本草》),广茂(《珍珠囊》),蓬术(《普济方》),莪蒁(《本草备要》)

  • 苦蘵根

    《中药大辞典》:苦蘵根药材名称苦蘵根拼音Kǔ Zhī Gēn出处《江西民间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苦蘵的根,夏、秋采取。性味《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性寒,味苦,无毒。"功能主治利水通淋

  • 蛇果黄堇

    药材名称蛇果黄堇拼音Shé Guǒ Huánɡ Jǐn别名扭果黄堇、断肠草出处据《晶珠本草》记载,不产哇夏嘎的地方,可用那冬赛果代替。让钧多吉说:耶冬赛果清热。叶、花状如当日丝哇(高山紫堇),花黄色,

  • 空心苋

    《中药大辞典》:空心苋药材名称空心苋拼音Kōnɡ Xīn Xiàn别名空心蕹藤菜、水蕹菜(《福建中草药》)。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苋科植物空心莲子草的根或茎叶。全年可采,多鲜用。原形态空心

  • 菝葜

    《全国中草药汇编》:菝葜药材名称菝葜拼音Bá Qiā别名金刚藤、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根状茎。其叶也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

  • 蝙蝠葛根

    药材名称蝙蝠葛根拼音Biān Fú Gě Gēn别名狗葡萄根、磨石豆根(《吉林中药手册》),山花子根、光光叶根(《山东中药》)。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茎。4~5月或8~

  • 甜瓜茎

    《中药大辞典》:甜瓜茎药材名称甜瓜茎拼音Tián Guā Jīnɡ别名甜瓜蔓(《纲目》),香瓜藤(《江苏中医》(5):31,1960)。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藤茎,夏、秋采取

  • 裂叶崖角藤

    药材名称裂叶崖角藤拼音Liè Yè Yá Jiǎo Ténɡ别名大过山龙、过山龙、过江龙、青竹标、金草篐、麒麟尾、大青蛇、大憨青、爬树龙来源天南星科裂叶崖角藤R

  • 水泽兰

    《中药大辞典》:水泽兰药材名称水泽兰拼音Shuǐ Zé Lán别名扯根菜(《救荒本草》),水滓蓝(《天宝本草》),水杨柳(《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