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冬里麻

冬里麻

《中药大辞典》:冬里麻

药材名称冬里麻

拼音Dōnɡ Lǐ Má

别名柳莓(《植物学大辞典》),水麻(《中国树木分类学》),水麻柳(《贵州植药调查》),水苏麻(《贵州草药》)。

出处《峨嵋药植》

来源荨麻科植物水麻枝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1~2米。小枝缅,灰褐色,密被贴生短柔毛。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6~16厘米,宽2~3毫米,基部圆形或楔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细锯齿,上面粗糙,具皱纹,下面密被白柔毛,基出3脉,侧脉5~6对;叶柄长3~6毫米,具毛;托叶卵状披针形,比叶柄长。小穗球形头状,再组成稀疏的聚伞花序;花单性,雄花花被4裂,雄蕊4,苞片较萼片长;雌花花被片4,合生。瘦果多数,集成球状,花被肉质,橙黄色,直径7毫米。花期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于溪涧边或林缘隙地。分布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台湾等地。

性味甘,凉。

①《贵州植药调查》:"酸涩,平。"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性凉,味甘。"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活血,利湿。治小儿急惊风,麻疹不透,风湿性关节炎,咳血,痢疾,跌打损伤,毒疮。

①《峨嵋药植》:"发表。"

②《贵州植药调查》:"解热,利湿,止血,治痢,外治痞毒。"

③《四川常用中草药》:"枝叶:祛风散寒。治跌打损伤,麻疹未透及妇女腹中包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小儿急惊风:水麻柳嫩尖十个,葱一钱,煎水服。

②治风湿性关节炎:水麻柳、红禾麻根各一两,煎水服,并洗患处。

③治咳血:水麻柳嫩尖一两,捶取汁,兑白糖服。

④治无名毒疮:水麻柳根一两,家麻根五钱捣缄敷患处。(选方出《贵州民间方药集》)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冬里麻

药材名称冬里麻

拼音Dōnɡ Lǐ Má

别名红烟;柳梅;水麻根水麻柳;水苏麻;大水麻水麻

出处出自《峨嵋药植》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水麻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bregeasia orientalis C.J.Chen[D.edulis auct.non(Sieb.et Zucc .)Wedd.]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1-3m。小枝细,密生短伏毛。叶互生;叶柄长3-6mm;叶片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4-16cm,宽1-3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钝,边缘密生小牙齿,上面粗糙,下面密生白色短绒毛;基生脉3条,侧脉5-6对。雌雄异株;花序通常生叶痕腋部,有短梗,常两叉状分枝,每分枝顶端各生一球形花簇;雄花花被片4,长约1.5mm,雄蕊4;雌花簇直径约2mm。果序球形,直径达7mm,瘦果小,宿存管状花被橙黄色,肉质。花期4-7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丘陵或低山溪边或林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嫩茎枝短细,顶端常有小芽,灰褐色,密生短毛。叶皱缩,展平后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3-16cm,宽1-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粗糙,下面密被白色毛,侧脉5-6对;叶柄长0.3-1cm,有短毛托叶卵状披针形。气微,味微甜。

性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疏风止咳;清热透疹;化瘀止血。主外感咳嗽;咳血;小儿急惊风;麻疹不透;跌打伤肿;妇女腹中包块;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1.《峨嵋药植》:发表。

2.《贵州植药调查》:解热,利湿,止血,治痢,外治疮毒。

3.《四川常用中草药》:枝叶:祛风散寒。治跌打损伤,麻疹未透及妇女腹中包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原羚角

    药材名称原羚角拼音Yuán Línɡ Jiǎo英文名Chamois angle别名小羚羊、西藏黄羊、西藏原羚、普氏原羚、滩黄羊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原羚、普氏原羚的角。

  • 升麻

    《中国药典》:升麻药材名称升麻拼音Shēnɡ Má英文名RHIZOMA CIMICIFUGAE别名莽牛卡架、龙眼根、窟窿牙根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le

  • 杭州荠薴

    药材名称杭州荠薴拼音Hánɡ Zhōu Qí Nínɡ英文名Hangchow Mosl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杭州荠薴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sla hangch

  • 猪笼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笼草药材名称猪笼草拼音Zhū Lónɡ Cǎo别名猪仔笼、猴子笼、猴子埕、担水桶、公仔瓶来源猪笼草科猪笼草属植物猪笼草Nepenthes Mirabilis (Lour

  • 皋芦

    《中药大辞典》:皋芦药材名称皋芦拼音Gāo Lú别名过罗、拘罗、物罗(《南越志》),瓜芦(陶弘景),苦艼(《南越笔记》)。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山茶科植物皋芦的叶。原形态常绿灌木,全体与茶相

  • 杨梅叶蚊母树根

    药材名称杨梅叶蚊母树根拼音Yánɡ Méi Yè Wén Mǔ Shù Gēn英文名root of Myrica-like Distylium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杨梅

  • 石蒜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蒜药材名称石蒜拼音Shí Suàn别名乌蒜、老鸦蒜、蒜头草、龙爪花、蟑螂花、野蒜、一枝箭[江西]、避蛇生[湖北]来源为石蒜科石蒜属植物石蒜Lycoris ra

  • 密花角蒿

    药材名称密花角蒿拼音Mì Huā Jiǎo Hāo英文名root of Compact Incarvillea别名密毛角蒿、红花角蒿、角蒿出处始载于《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密生

  • 大香附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香附子药材名称大香附子拼音Dà Xiānɡ Fù Zǐ别名假香附、三棱草、伞序三棱草、砖子苗来源莎草科大香附子Mariscus umbellatus Vahl

  • 藤乌头

    《中药大辞典》:藤乌头药材名称藤乌头拼音Ténɡ Wū Tóu别名血乌、见血封喉(《中药材品种论述》),蔓乌头(《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藤乌、羊角七(《药学学报》12(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