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南粤马兜铃

南粤马兜铃

药材名称南粤马兜铃

拼音Nán Yuè Mǎ Dōu Lí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南粤马兜铃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 howii Merr. etChun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挖,去须根、杂质,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南粤马兜铃 木质藤本。块根长圆形或卵形,常数个相连。小枝平滑或稍具纵棱,嫩时密被棕色长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2cm,密被棕色长柔毛。叶片革质,阔长圆状倒披针形、线形或长圆形,长7-20cm,宽度常因形状不同而变异较大,通常上部宽5-10cm,向下渐狭,最下部宽仅1-2cm,有时上部与下部近等宽,宽2-6cm,先端短尖至渐尖,基部狭心形,边全缘或上部每边有1-3个微波状圆裂齿,或有时仅一边有齿,另一边全缘,下面密被微柔毛,沿叶脉被倒生长柔毛。花单生或2朵聚生,有时排成总状花序,生于叶腋或老茎上;花梗纤细,长3-4cm,疏被长柔毛;小苞片着生于花梗近基部,钻形;花初呈粉红色,以后暗褐色,花被管中部急剧弯曲,下部长2-3cm,直径3-5mm,弯曲处至檐部与下部近等长但稍狭,常有1/3与下部贴生,具纵脉纹,外面被棕色长柔毛,内面近基部密被细柔毛;檐部扩展呈盘状,正圆形,直径1.5-3cm,边缘浅3裂,裂片平展,阔卵形,近等大;花药长圆形,长达3mm,成对贴生于合蕊柱上;子房圆柱形,长约lcm,6棱;合蕊柱先端3裂,裂片先端尖,边缘向下延伸,具乳头状突起。蒴果长圆状,长约4cm,成熟时6瓣开裂。花期5-9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干燥的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气管炎;小儿肺炎;细菌性痢疾及乳腺炎;阑尾炎;皮肤化脓性感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六轴子

    《中药大辞典》:六轴子药材名称六轴子拼音Liù Zhóu Zǐ别名土连翘(《本草从新》),山芝麻(《百草镜》),闹羊花子(汪连仕《采药书》),天芝麻(《杨氏便易良方》),羊踯躅果(

  • 踏膀药

    药材名称踏膀药拼音Tà Bǎnɡ Yào别名黄花地丁、土细辛[云南]、黄花细辛来源堇菜科堇菜属植物灰叶堇菜Viola delavayi Franch.,以带根全草入药。秋冬采集,洗

  • 狼萁草

    药材名称狼萁草拼音Lánɡ Qí Cǎo别名芒萁、穿路萁、路萁子柴、筲萁子柴、鸡毛蕨、反蕨叶、蜈蚣草、冷猪窝、硬蕨萁、蕨叶草、铁郎鸡、篦子草、狼机柴、芦萁、芒、狼萁、蕨萁草、山芒来源药材基源:为里白科

  • 猪毛

    《中药大辞典》:猪毛药材名称猪毛拼音Zhū Máo出处《纲目》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体毛。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功能主治治崩漏,烫伤。用法用量内服:烧灰研末,0.5~1

  • 红鬼笔

    药材名称红鬼笔拼音Hónɡ Guǐ Bǐ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红鬼笔Phallus rubicundus (Boss.)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雨后,产生在竹林内地上

  • 岗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岗松药材名称岗松拼音Gǎnɡ Sōnɡ别名扫把枝、铁扫把、羊脷木来源桃金娘科岗松属植物岗松Baeckea frutescens L.以根、全株及叶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 黄羊肉

    《中药大辞典》:黄羊肉药材名称黄羊肉拼音Huánɡ Yánɡ Ròu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羊的肉。原形态黄羊(《饮膳正要》),又名:羳羊(《尔雅》),茧耳羊(《

  • 绵阳岩白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绵阳岩白菜药材名称绵阳岩白菜别名岩白菜来源苦苣苔科绵阳岩白菜Didissandra sinica Crai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活血止痛

  • 榛子花

    药材名称榛子花拼音Zhēn Zi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榛和川榛及毛榛的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Bess.2. Coryl

  • 木鳖子根

    药材名称木鳖子根拼音Mù Biē Zǐ Gēn英文名Root of Cochinchina Momordica出处出自《广西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子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