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卵叶寄生

卵叶寄生

药材名称卵叶寄生

拼音Luǎn Yè Jì Shēnɡ

别名秦氏寄生、柚子寄生、木菠萝寄生、枫木寄生、杂寄生、寄生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卵叶梨果寄生的带叶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rrula chingii(Cheng)H. S. Kiu[Loranthus chingii Che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切片,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约1m。嫩枝、叶、花序和花均密被锈色叠生星状毛和星状毛;小枝灰色,无毛,具皮孔。叶对生或近对生,革质;叶柄长6-12mm,被毛;叶片卵形、卵圆形或长卵形,长6-llcm,宽4-7cm,先端圆钝,有时钝尖头,基部圆形,有时浅心形,上面无毛,下面被星状毛或无毛,侧脉4-5对,在上面明显。总状花序,2-3个胞生或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花序梗和花序轴共长l- 2.5cm,具花7-14朵;花红褐色或黄褐色;花梗长l-2mm;苞片卵形,花托陀螺状,长约3mm;副等环状,全缘;花冠花蕾时管状,长且-1.3cm,下半部稍膨胀,顶部卵球形,开花时顶部4裂,裂片近匙形,长3-5mm,反折;花柱线状,柱头近头状。浆果梨形,黄色,长9-10mm,直径约3mm,果皮被星状毛。花期9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1100m的低山或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寄生于油茶、木油桐、木波萝、白饭树普洱茶等植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辛; 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化痰止咳;解毒。主风湿痹痛;咳嗽;痢疾;睾丸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祛风湿、消炎的功能。用于痢疾,小儿睾丸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狭叶海金沙

    药材名称狭叶海金沙拼音Xiá Yè Hǎi Jīn Shā英文名Small-spiked Climbing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金沙科植物狭叶海金沙的全草或孢子。拉丁植

  • 紫背金盘草

    药材名称紫背金盘草拼音Zǐ Bèi Jīn Pán Cǎo别名破血丹、筋骨草、石灰菜、九味草、散瘀草、散血丹、退血草、散血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紫紫背金盘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

  • 多脉鹅耳枥

    药材名称多脉鹅耳枥拼音Duō Mài é ěr Lì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多脉鹅耳枥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inus polyneura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剥取根皮,

  • 紫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藤药材名称紫藤拼音Zǐ Ténɡ别名藤萝来源豆科紫藤属植物紫藤Wisteria sinensis Sweet,以茎皮、花及种子入药。夏秋采,分别晒干。性味甘、苦,温。有

  • 茶子饼

    药材名称茶子饼拼音Chá Zǐ Bǐnɡ别名枯饼(《药性考》),茶枯(《中国药植志》),茶麸、茶油巴(《广东中医》4(1):40,1959),茶子麸、茶油麸(《岭南草药志》)。出处《广东中医

  • 扁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果药材名称扁果来源漆树科扁果Rhus paniculata Wall.,以皮、果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皮:苦、涩,凉。果:酸、涩,凉。功能主治消炎,收敛,舒筋活血。主治扁桃腺炎

  • 四叶萝芙木

    药材名称四叶萝芙木别名异叶萝芙木来源夹竹桃科四叶萝芙木Rauvolfia tetraphylla L.,以树汁入药。生境分部广东、云南有栽培。功能主治催吐,下泻,祛痢,利尿,消肿。备注果汁可作墨水和黑

  • 白沙糖

    《中药大辞典》:白沙糖药材名称白沙糖拼音Bái Shā Tánɡ别名石蜜(《唐本草》),白糖(《子母秘录》),糖霜(《日用本草》),白霜糖(《本草备要》)。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

  • 石楠根

    药材名称石楠根拼音Shí Nán Gēn英文名Fruit of Chinese Photinia出处出自《本经》。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石楠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tinia ser

  • 铁力木

    药材名称铁力木拼音Tiě Lì Mù别名石盐、铁棱、埋摸郎。出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二十二卷载有铁力木,云:"《广西通志》: 铁力木,一名石盐,一名铁棱,纹理坚致,藤容出。案《峤南琐记》谓:木力仅可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