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叉枝藻

叉枝藻

《全国中草药汇编》:叉枝藻

药材名称叉枝藻

来源藻类红藻门叉枝藻Gymnoganyrus flablliformis Harv.,以叶状体入药。

功能主治为琼胶的辅助原料,并用作缓泻剂。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叉枝藻

药材名称叉枝藻

拼音Chā Zhī Zǎo

别名丝藻、软骨红藻、扁形叉枝藻、扁枝子、鲍鱼菜、猪毛

来源药材基源:为育叶藻科植物叉枝藻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mnogongrus flabelliformis Harv.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采摘,洗净晒干。

原形态藻体紫红色,直立,丛生,软骨质,扁圆,高4-10cm,宽1-1.5mm。二叉分枝3-4次,呈扇形。内层细胞小,髓部细胞大,界限明显。囊果球形,生在顶端分枝上,3-4个排成一列,在枝的两面隆起;四分孢子生在小枝上,呈不规则的四面锥形分裂。固着器小盘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中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生长盛期6-8月。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各地沿海。

功能主治缓泻。主慢性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加倍;或研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重唇鱼

    《中药大辞典》:重唇鱼药材名称重唇鱼拼音Zhònɡ Chún Yú别名似鲮鲴鱼(《鱼类分类学》),唇鲴(《黑龙江流域鱼类》)。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鲮鲴的肉

  • 霞天曲

    《中药大辞典》:霞天曲药材名称霞天曲拼音Xiá Tiān Qǔ出处《本草备要》来源为半夏等药和霞天膏制成的曲剂。制法制半夏,焦冬术、白茯苓各9斤,党参12斤,炙甘草4.5斤,广陈皮4.5斤,

  • 栝楼皮

    《中药大辞典》:栝楼皮药材名称栝楼皮拼音Guā Lóu Pí别名栝楼壳(《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瓜壳(《四川中药志》)。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等的果皮。

  • 茴香根

    《中药大辞典》:茴香根药材名称茴香根拼音Huí Xiānɡ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根。7月间采挖。化学成分根含挥发油。油含莳萝油脑、α-松油烯、γ-松油烯、异松油烯、α

  • 薄荷露

    《中药大辞典》:薄荷露药材名称薄荷露拼音Bò He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鲜茎叶的蒸馏液。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辛,凉,无毒。"功

  • 帕梯果

    药材名称帕梯果拼音Pà Tī Gu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露兜树科植物分叉露兜树的果实。秋、冬采收,切片晒干。功能主治治痢疾。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摘录《中药大辞典》

  • 柏树油

    《中药大辞典》:柏树油药材名称柏树油拼音Bǎi Shù Yóu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树干渗出的树脂。砍断树干,待树脂渗出凝结后,7~8月间采。性味①《草木便方》

  • 过山消

    药材名称过山消拼音Guò Shān Xiāo别名少花信筒子、开喉箭来源紫金牛科过山消Embelia pauciflora var. blinii (Leveille) Walker,以根入药

  • 山枇杷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枇杷药材名称山枇杷拼音Shān Pí Pá别名野枇杷、川鄂冬青来源冬青科山枇杷Ilex franchetiana Loes.,以叶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四川、云

  • 赤车使者

    《全国中草药汇编》:赤车使者药材名称赤车使者拼音Chì Chē Shí Zhě别名鹿角七、细水麻叶、石边采、小白沙来源为荨麻科楼梯草属植物大伞楼梯草Elatostema um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