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双花鞘花

双花鞘花

药材名称双花鞘花

拼音Shuānɡ Huā Qiào Huā

别名八角寄生、二苞鞘花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双花鞘花的带叶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rosolen bibracteolatus(Hance)Danser[Loranthus bibracteolatus Hanc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扎成束,晾干。

原形态灌木,高0.3-1m。全株无毛。小枝灰色。叶对生;叶柄短,长2-5mm;叶片革质,卵形、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长8-12cm,宽2-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稀略钝,基部楔形,中脉两面均凸起,侧脉较密,明显或不明显。伞形花序,l-4个腋生或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具花2朵,总花梗长约4mm,花梗长4mm;苞片半圆形,长约1mm;小苞片2枚,合生,近圆形,长1mm;花托圆柱状;副萼杯状;花冠红色,长3.2-3.5cm,裂片6枚,披针形,长约1.4cm,反折,青色;花柱线状,近基部具关节,柱头头状。浆果长椭圆形,长约9mm,直径7mm,红色,果皮平滑,宿存花柱基喙状。花期11-12月,果期12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800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寄生于樟属、山茶属、五月茶属、灰木属等植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贵州、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祛风湿。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有祛风的功能。用于风湿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苋实

    《中药大辞典》:苋实药材名称苋实拼音Xiàn Shí别名苋子(《饮膳正要》),苋菜子(《得配本草》)。出处《本经》来源为苋科植物苋的种子。9~11月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望江南子

    《中药大辞典》:望江南子药材名称望江南子拼音Wànɡ Jiānɡ Nán Zǐ别名槐豆(《救荒本草》),野鸡子豆(《福建民间草药》),金角子、金角儿(《江苏植药志》),江南豆(《中

  • 棒棒草

    药材名称棒棒草拼音Bànɡ Bànɡ Cǎo别名孩儿参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短小孩儿参的干燥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eudostellaria maximowicziana (Franch.

  • 钩藤

    《中国药典》:钩藤药材名称钩藤拼音Gōu Ténɡ英文名RAMULUS UNCARIAE CUM UNCIS别名双钩藤、鹰爪风、吊风根、金钩草、倒挂刺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

  • 小金梅草

    药材名称小金梅草拼音Xiǎo Jīn Méi Cǎo别名野鸡草、山韭菜、小金锁梅、龙肾子来源仙茅科小金梅草属植物小金梅草Hypoxis aurea Lour.,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性

  • 凤尾茶

    《中药大辞典》:凤尾茶药材名称凤尾茶拼音Fènɡ Wěi Chá别名野山茶、小山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云松茶、小香茶、小松毛茶、锈山茶、牙刷草(《云南中草药》)。出处《昆明民

  • 高山金挖耳

    药材名称高山金挖耳拼音Gāo Shān Jīn Wā ěr别名挖耳子草来源菊科高山金挖耳Carpesium lipskyi C. Wink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苦

  • 刺龙牙

    药材名称刺龙牙拼音Cì Lónɡ Yá别名刺老牙、鹊不踏、刺老鸦、虎阳刺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辽东楤木的根皮和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lia elata(Miq.)Seem.[Dimor-

  • 野鸡脑

    药材名称野鸡脑拼音Yě Jī Nǎo别名雉鸡脑、山鸡脑来源雉形目雉科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 L.,以脑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治冻疮。用法用量搅匀涂。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湿生扁蕾

    药材名称湿生扁蕾拼音Shī Shēnɡ Biǎn Lěi别名龙胆草、沼生扁蕾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湿生扁蕾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ntianopsis peludosa (Hoo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