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四轮香

四轮香

药材名称四轮香

拼音Sì Lún Xiānɡ

别名藿香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四轮香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nceola sinensis(Hemsl.)Kudo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地上部分,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四轮香,多年生草本,高50-150cm。茎单一,直立,四棱形,具槽,被微柔毛,通常在茎上部腋内具短花枝。叶对生;叶柄短,长1-1.5cm,被微柔毛;叶片披针形或倒卵圆状披我形,长10-25cm,宽4-11cm,先端渐尖至性状渐尖,基部渐狭至楔状下延,边缘具粗锯齿,上面疏生小刚毛状微柔毛,脉 较密,下面脉上疏被微柔毛,基余部分腺点,侧脉5-6对。轮伞花序2-6花,排列成腋生或顶生长达13cm的总状圆锥花序;苞片倒披针形,具齿;花萼近钟形,外被微柔毛,萼齿5,三角形,果时花萼极为增大,长可达1cm,后齿基宽大;花冠白、黄至紫色,展开时长达3.5mm,宽2mm,先端圆,基部有一白痕,褐色,具数条纹,无毛。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40-2200m的亚热带常绿林或混交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痢疾;疮肿;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戟叶石苇

    药材名称戟叶石苇拼音Jǐ Yè Shí Wěi别名渣贝筝瓦(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戟叶石苇的全草。孢子囊群成熟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刷去黄毛,切段,晒干。原

  • 苦葛根

    《中药大辞典》:苦葛根药材名称苦葛根拼音Kǔ Gě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峨眉葛藤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峨眉葛藤,又名:苦葛。藤本。根粗大。茎长数米,被稀疏黄色长硬毛。三出复叶互生,具

  • 竹蠹虫

    《中药大辞典》:竹蠹虫药材名称竹蠹虫拼音Zhú Dù Chónɡ出处《纲目》来源为竹蠹虫科昆虫竹蠹虫的幼虫。原形态体形小而细长,长约5毫米,亦褐色。头部隐于前胸下,触角1

  • 五桠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桠果药材名称五桠果别名西湿阿地[僾尼]来源五桠果科(锡叶藤科)五桠果Dillenia indica L.,以根、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酸、涩,平。功能主治收敛,解毒。主治疟

  • 刺果甘草

    药材名称刺果甘草拼音Cì Guǒ Gān Cǎo别名胡苍耳、马狼秆、马狼柴、狗甘草来源豆科甘草属植物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以根及果实入药。根

  • 两广瘤足蕨

    药材名称两广瘤足蕨拼音Liǎnɡ Guǎnɡ Liú Zú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瘤足蕨科植物两广瘤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giogyria liankwangensis Ching[P

  • 插田泡

    药材名称插田泡拼音Chā Tián Pào别名复盆子、大乌泡、乌沙莓、菜子泡、回头龙、两头草、两头忙、乌泡倒触伞、倒生根、乌龙毛、乌龙须、白龙须、过江龙[不定根]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

  • 春花胡枝子

    《中药大辞典》:春花胡枝子药材名称春花胡枝子拼音Chūn Huā Hú Zhī Zǐ出处《全展选编·外科》来源为豆科植物春花胡枝子的全草。原形态直立灌木。枝条疏被长绒毛。3出复叶,

  • 羊靥

    《中药大辞典》:羊靥药材名称羊靥拼音Yánɡ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甲状腺体。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分参见"牛靥&qu

  • 毛果算盘子

    药材名称毛果算盘子拼音Máo Guǒ Suàn Pán Zi别名漆大姑、漆大伯、毛漆、生毛漆、痒树根、毛七公来源为大戟科算盘子属植物毛果算盘子Glochidion e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