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垂果大蒜芥

垂果大蒜芥

药材名称垂果大蒜芥

拼音Chuí Guǒ Dà Suàn Jiè

出处据《晶珠本草》记载:垂果大蒜芥可治肉毒症和骚热病。原植物果荚同侧悬垂是其特征。《形态比喻》记载:垂果大蒜芥生长在旱滩、田边地头。叶像萝卜叶;根细;茎单一,分枝多,枝头开黄花;果荚长,状如松针,种子状如金砂。功效治肺病、血病,独味汤内服治血病有效。

据查证,各地用法不一。云南用高蔊菜Rorippa elata (Hook.f.et Thoms.)Hand.-Mazz.,有些地区藏医用糖芥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垂果大蒜芥的全草和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symbrium heteromallum C.A.Mey.

采收和储藏:5-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垂果大蒜芥,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90cm。茎直立,不分权或分枝,具疏毛。基生叶叶柄长2-5cm;叶片为羽状深裂或全裂,叶片长5-15cm,先端裂片大,长圆状三角形或长圆状披针形,渐尖,基部常与侧裂片汇合,全缘或具齿,侧裂片2-6对,长圆状椭圆形或卵圆状披针形;上部的叶无柄,叶片羽状浅裂,裂片披针形或宽条形。总状花序密集成伞房状,果期延长;萼片4,淡黄色长圆形;内轮的基部略成囊状;花瓣黄色,长圆形,长3-4mm,顶端钝圆,具爪。雄蕊6,花丝分离,无齿或翅;雌蕊1,子房无柄,柱头钝,不裂或2裂。长角果线形,纤细,长4-8mm,常下垂,果瓣略隆起。种子长圆形,黄棕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参拔900-3500m间的林下、阴坡、河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 、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等地。自产自用。

性状性状鉴别,茎圆柱形,上部有分楠,长可达80cm;表黄绿色或绿棕色;断面髓部类白色。叶皱缩多破碎,完整叶展平后,呈长圆状披针形,羽状深裂或全裂,全缘或具齿,侧裂片2-6对。总状花序,花梗纤细,花黄色或黄棕色,萼片4,花瓣4。长角果圆柱形,稍扁而弯曲,长4-7cm,宽约0.8mm,顶端有极短的宿存花柱,种子多数,气微。

种子长椭圆形或长圆形,长约1mm,宽0.5mm;黄棕色,放大镜下可见颗粒状纹理,子叶2片,肥厚,纵折,有油性。破碎后香气浓,味辛辣刺鼻。

性味味甘;症;性凉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清热;解毒。主急慢性气管炎;百日咳;全草可治淋巴结核;外敷可治肉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鲜草适量,捣敷。

制剂丸剂,汤剂,膏剂。

复方方一:辟毒丸:水银硫黄、元胡、化若赛保、商陆草乌头、马钱子、唐古特乌头、诃子、垂果大蒜芥、孔雀翎灰、骨碎补、食用蔓菁子、赛乃亥、柳兰叶风毛菊水牛角麝香牛黄石灰华、红花丁香、肉豆蔻草果、小豆蔻。上药共研细粉,石榴子煎汁制丸,开水送服,或同服五味石榴散。治疗肉毒症,咽喉阻闭,肢疲无力,目眩,视物模糊,胃绞痛等。

方二:垂果大蒜芥独味汤:垂果大蒜芥一味煎汤内服,可治疗血病。

方三,垂果大蒜芥和无茎芥煎汤,加童便,白糖为引内服,主治哮喘。

方四:西北利亚蓼、垂果大蒜芥、红耳鼠兔粪膏、碱花。共研细末,童便调和涂擦。主治各种肉核病。

方五:垂果大蒜芥、四川马先蒿车前子、翠雀花、红糖等。为丸内服。可燥肌肉内的黄水。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匐地风毛菊

    《中药大辞典》:匐地风毛菊药材名称匐地风毛菊拼音Fú Dì Fēnɡ Máo Jú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菊科植物匐地风毛菊的全草。9月采,洗净晒干。原

  • 红子仔

    药材名称红子仔别名节节红花、小黑面叶来源大戟科红子仔Breynia hyposauropus Croizt.,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感冒发热,气管炎,肠炎

  • 《中药大辞典》:柑药材名称柑拼音Gān别名金实(马琬《食经》),柑子(《开宝本草》),木奴(《纲目》),瑞金奴(《群芳谱》)。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瓯柑等多种柑类的成熟果实。原形态①

  • 云南野砂仁

    药材名称云南野砂仁别名滇草蔻来源姜科云南野砂仁Alpinia blepharocalyx K. Schum.,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燥湿,祛寒,暖胃,健胃。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广西九里香根

    药材名称广西九里香根拼音Guǎnɡ Xī Jiǔ Lǐ Xiānɡ Gēn英文名root of Kwangsi Jasminorange出处《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广西九里香Mur

  • 草本三角枫

    《中药大辞典》:草本三角枫药材名称草本三角枫拼音Cáo Běn Sān Jiǎo Fēnɡ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川滇变豆菜的全草。秋季采收。性味微苦,温。功能主治祛风湿,利

  • 刺楸茎

    药材名称刺楸茎拼音Cì Qiū Jīnɡ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

  • 熊肉

    《中药大辞典》:熊肉药材名称熊肉拼音Xiónɡ Ròu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熊胆"条。化学成分罐头熊肉(品种未详)含

  • 香油罐

    药材名称香油罐拼音Xiānɡ Yóu Guàn别名大烟锅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花金挖耳的全草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esium macrocephalum ranch. Et .Sa

  • 兰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兰香草药材名称兰香草拼音Lán Xiānɡ Cǎo别名山薄荷、莸、独脚球、蓝花草、酒药草、金石香、石上香、齿瓣兰香草来源为马鞭草科兰香草属植物兰香草Caryopte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