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声色草

声色草

《中药大辞典》:声色草

药材名称声色草

拼音Shēnɡ Sè Cǎo

别名满天星草(《广州植物志》),辛苦草、过饥草(《泉州本草》),广白头翁、星色革(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白鼓钉全草。夏季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成多年生草本,被白色小茸毛,高15~25厘米。茎纤细而坚硬,二歧分枝,多数。叶狭线形至锥尖,很少线状披针形,扁平或边缘背卷。较长的长12~25毫米,上部叶较细小而疏离;托叶长披针形,先端长尖,长约为叶之半。花多数,密集,顶生,伞房花序式或聚伞花序,有时密生于单茎的顶部,有时聚伞花序多数而成圆锥花序式排列;苞片薄膜质;萼片5,披针形,白色,膜质,长约2.5毫米,先端长尖;花瓣5。分离,阔卵形,先端钝,比萼片短;雄蕊5;短;花柱短。朔果,卵圆形或长椭圆形,短于萼片,3瓣裂。花期春至秋季。

生境分部生于丘陵砂质地。分布福建、广东等地。

性味《泉州本草》:"甘,平,无毒。"

归经《泉州本草》:"入心、肝、肺、胃诸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小便。治痢疾,肠炎,淋病小便涩痛,痈疽肿毒。

①《泉州本草》:"清火毒郁热,开胸利膈。治中气郁结,通淋利小便,通乳,消肿毒及一切毒虫蛇伤。"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除湿利尿。治急性菌痢,肠炎,实症腹水,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热淋小便短涩疼痛:鲜白鼓钉全草一两,煎汤服。

②治痈疽肿毒:鲜白鼓钉全草捣烂敷患处。

③治虫蛇咬伤:鲜白鼓钉全草二两,捣绞汁内服,渣敷患处。(选方出《泉州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声色草

药材名称声色草

拼音Shēnɡ Sè Cǎo

别名苦草、过饥草、广白头翁满天星草、白头康、(虫寻)仔草、疳积草

出处出自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白鼓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carpaea corymbosa (L.)Lam·[Achyranthes corymbosa L.」

采收和储藏:春、秋采集,洗净扎把,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高15-35cm。茎纤细而硬,被微柔毛或近无毛,二歧分枝,节稍膨大。单叶对生或片假轮生;无柄;叶片窄线形或针形,少为条状披针形,较长者约1-2.5cm,扁平或边缘反卷,上部叶较细小并疏离;托叶透明,干燥膜质,窄披针形,长约为叶的一半成更长。花序密集成顶生,聚伞状,花多数;苞片干燥膜质;萼片5,披针形,白色透明,干膜质,长约2.5-mm;花瓣5,宽卵形,先端钝,比萼片短;雄蕊5,子房上位,卵形,花柱短,柱头3裂。蒴果卵圆形或长椭圆形,短于萼片,熟后3瓣裂。种子扁压状卵形。花期夏、秋至春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沿海空旷沙地及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江西、福建、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15-35cm。茎纤细而坚硬,二歧分枝,被白色小茸毛。叶对生,完整叶片宽线形或针形,可达25mm,有茸毛,托叶长披外形,长约为叶的1/2或更长。

花序密集成顶生聚伞状。花小,白色。

化学成分全草含山茶皂甙元(camelliagenin)A,玉蕊醇A1(A1-barrigenol)和豆甾醇(stigmasterol)[1]。还含黄酮类:槲皮素(quercetin),***酚(kaempferol)[2]。

性味淡;性凉

归经膀胱经;胃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化积。主暑湿泄泻;痢疾;小便淋痛;腹水;小儿甙积;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泉州本草》:清火毒郁热,开胸利膈。治中气郁结,通淋利小便,通乳,消肿毒及一切毒虫蛇伤。

2.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除湿利尿。治急性菌痢,肠炎,实症腹水,消化不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翔草

    药材名称鸡翔草别名多叶棘豆、长肉芽草、狐尾藻棘豆来源豆科鸡翔草Oxytropis myriophylla (Pall.)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河北、内蒙古。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

  • 淡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淡菜药材名称淡菜拼音Dàn Cài别名厚壳贻贝[壳菜]、贻贝[壳菜紫贻贝]、翡翠贻贝、扁顶蛤、菲律宾偏顶蛤来源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贻贝科厚壳贻贝Mytilus cr

  • 茅膏菜根

    药材名称茅膏菜根拼音Máo Gāo Cài Gēn别名落地珍珠、铁秤锤、土地子(《江西民间草药》),一粒金丹(《浙江民间草药》),陈伤子(《杭州药植志》),山***、泥里珠、寸金黄、

  • 蜜柑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蜜柑草药材名称蜜柑草拼音Mì Gān Cǎo来源大戟科蜜柑草Phyllanthus matsumurae Hayata,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陕西、江苏、浙江、安徽、

  • 水锦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锦树药材名称水锦树拼音Shuǐ Jǐn Shù别名猪血木、饭烫木、黄麖茅、红木、大虫耳、牛伴木、双耳蛇来源茜草科水锦树属植物水锦树Wendlandia uvariifo

  • 玉蜀黍根

    《中药大辞典》:玉蜀黍根药材名称玉蜀黍根拼音Yù Shǔ Shǔ Gēn别名抓地虎(《贵州民间方药集》)。出处《纲目》来源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玉蜀黍"

  • 牛口涎

    《中药大辞典》:牛口涎药材名称牛口涎拼音Niú Kǒu Xián别名牛涎(《千金方》)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唾涎。功能主治治噎膈,反胃呕吐。①《本草拾遗》:&q

  • 小叶爬岩香

    药材名称小叶爬岩香拼音Xiǎo Yè Pá Yán Xiānɡ别名小毛蒟、十八风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小叶爬岩香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arboricola C. DC.采收和储

  • 大虎耳草

    《中药大辞典》:大虎耳草药材名称大虎耳草拼音Dà Hǔ ěr Cǎ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虎耳草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须状,有毛。茎直立,高约20厘米,肉质,疏

  • 普贤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普贤菜药材名称普贤菜别名大叶碎米荠、丘乳巴、石格菜来源十字花科普贤菜Cardamine macrophylla Will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消肿,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