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天牛

天牛

《中药大辞典》:天牛

药材名称天牛

拼音Tiān Niú

别名蠰、啮桑(《尔雅》),啮发(《尔雅》郭璞注),天水牛(《奇效良方》),八角儿(《纲目》)。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天牛科昆虫星天牛、桑天牛或其他近缘昆虫的全虫

原形态①星天牛

体形狭长,雌虫较阔,黑色,有时略带金属光泽;长19~39毫米,阔6~13.5毫米。头部短。复眼位于额之两侧。触角11节,柄节端疤关闭式。雌虫触角超出身体1~2节,雄虫超出4~5节。触角自第3节起,每节基部均有淡蓝色的毛环。前胸背板有3个瘤状突起,侧刺突粗壮。小盾片一般具不显着的灰色毛,有时较白,间或杂有蓝色.翅发达,鞘翅具小形白色毛斑,通常每翅约20个,排成不整齐的5行横列;鞘翅基部有多数大小不等的颗粒,肩部下杂布粗刻点。足3对。体腹面被银灰色和部分蓝灰色的细毛。幼虫呈扁长圆筒形,黄白色;头长椭圆形,黄褐色;胸部3节,中胸、后胸各有气门1对。腹部10节,前8节各有气门1对。尾部有刺状突起1对。通常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树干中越冬,翌年4月化蛹;成虫于5月中下旬开始活动。

对柑橘、苹果,梨、桑、柳、白杨等树为害甚烈。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②桑天牛

体长形,黑色,密被黄褐色短毛,深淡不一。触角雌虫较体略长,雄虫超出体长2~3节。触角柄节端疤开放式,从第3节起,每节基部约1/3灰白色。头部沿眼缘有2~3行隆起的刻点。前胸背板前后横沟之间有不规则的横皱或横脊线;中央后方两侧,侧刺突基部及前胸侧片,均有黑色光亮的隆起刻点。鞘翅基部密布黑色光亮的瘤状颗粒;翅端内外端角,均呈刺状突出。幼虫乳白色,前胸硬皮板后半部密生赤褐色颗粒状小点,其中有3对白色尖叶状斑纹。此虫在南方每年发生一代,在北方可能每隔2年或3年发生一代,6月上旬化蛹,7月上旬羽化。

对桑、柳、柑橘、苹果无花果、梨、枇杷等树,为害亦烈。分布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河北、辽宁等地。

以上两种昆虫的幼虫(桑蠹虫)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味①《纲目》:"有毒。"

②《本经逢原》:"甘,温,小毒。"

功能主治《纲目》:"治疟疾寒热,小儿急惊风及疗肿。箭镞入肉,去痣靥。"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治疔肿恶毒:八角儿(杨柳上者,阴干去壳)四个(如冬月无此,用其窠代之),蟾酥半钱,巴豆仁一个,粉霜雄黄麝香少许。先以八角儿研如泥,入溶化黄蜡少许,同众药末和作膏子,密收。每以针刺疮头驻出血,用榆条送膏子麦粒大入疮中,以雀粪二个,放疮口,疮回即止,不必再用也。忌冷水。(《纲目》透骨膏)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天牛

药材名称天牛

拼音Tiān Niú

英文名Long-horned beetle

别名蠰、啮桑、天蝼、啮发、天水牛、八角儿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本经逢原》:天牛,取治疔肿恶疮,出箭镞、竹木刺最捷,与蝼蛄不殊。如无啮桑,他树上者亦可。焙干为末,蜜调敷之。

来源药材基源:为沟胫天牛科动物星天牛、天牛科动物桑天牛及其近缘昆虫的全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or2.Apriona germari(Hope)

原形态1.星天牛,全体黑色,有金属光泽。具有小白斑点。触角第3-11节的每节基部有淡蓝色毛环。前胸背板中瘤明显,两侧另有瘤状突起,侧刺突粗壮。鞘翅基部颗粒大小不等,鞘翅每侧约有20个小形白色毛斑,排成不整齐的5横行。

2.桑天牛,体黑色,全身密被绒毛。雄虫触角超出体长2-3节,雌虫由仅较身体略长。额狭,复眼下叶大而横阔。前胸背板宽大于长,两侧中央具细尖刺突,前后横沟之产有不规则的横脊线。鞘翅中缝、侧缘及端缘通常有一条灰色窄边,其部有黑色瘤状颗粒,翅端的内外端角均呈刺状突起。足细长,被灰白色短毛腿节大,内侧有纵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活动于苹果、梨、樱桃、花红、柳、白杨、桑及榆树附近。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性味味甘;性温;有毒

归经心;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主血瘀经闭;痛经;跌打瘀肿;疔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只;或入丸、散。外用:适量,作膏敷贴,疔疮肿毒。

各家论述《纲目》:治疟疾寒热,小儿急惊风及疔肿,箭入肉,去痣靥。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鲫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鲫鱼药材名称鲫鱼拼音Jì Yú别名鲫、鲋来源鲤形目鲤科鲫鱼Carassius auratus (L.),以全鱼(去鳞及内脏)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滋补

  • 细轴荛花

    药材名称细轴荛花拼音Xì Zhóu Ráo Huā别名金腰带[湖南]、垂穗荛花来源瑞香科细轴荛花Wikstroemia nutans Champ.,以花、根、茎皮入药。生

  • 大黄树

    药材名称大黄树拼音Dài Huánɡ Shù别名白走马胎、盐巴菜、木桃果、长叶子老重。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栀子皮的根及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toa orientalis Hemsl.采收

  • 黄芩子

    《中药大辞典》:黄芩子药材名称黄芩子拼音Huánɡ Qín Zǐ出处《别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果实。功能主治《别录》:"主肠澼脓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

  • 野马蹄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马蹄草药材名称野马蹄草拼音Yě Mǎ Tí Cǎo别名直立席草来源莎草科萤蔺Scirpus juncoides Roxb. [S. erectus Poir.],以全草

  • 红土子

    《中药大辞典》:红土子药材名称红土子拼音Hónɡ Tǔ Zǐ别名比子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红土子草、红清酒缸、过路清(《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

  • 浙江七叶树

    药材名称浙江七叶树别名浙江天师栗来源七叶树科浙江七叶树Aesculus chekiangensis Hu et Fang,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性味甘,温。功能主治宽中,下气,杀虫。主治胃寒作痛,

  • 黄麻灰

    《中药大辞典》:黄麻灰药材名称黄麻灰拼音Huánɡ Má Huī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椴树科植物黄麻茎皮纤维煅制的灰。功能主治治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外用:撒敷患处。摘录《中药大辞典》

  • 茶花

    药材名称茶花拼音Ch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Thea sinensis L.]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lia si

  • 金线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线兰药材名称金线兰拼音Jīn Xiàn Lán别名金线莲、金蚕、金石松、树草莲、鸟人参、金线虎头蕉,金线入骨消来源兰科开唇兰属植物金线兰Anectoch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