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小三棵针

小三棵针

《中药大辞典》:小三棵针

药材名称小三棵针

拼音Xiǎo Sān Kē Zhēn

别名黄连、三爪黄连、小黄连刺(《云南中草药》)。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小檗科植物金花小檗。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原形态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约1米。根横走,外皮粗糙,有须根。枝半平卧,红褐色,微有柔毛,有槽。刺三分又,细瘦,长1~2厘米。叶簇生,革质,倒卵状匙形或倒披针形,长6~25毫米,宽3~6毫米,先端圆钝、截形或近急尖,有时具短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灰绿色,下面灰色,微有粉,两面网脉明显,无柄。花4~7朵簇生于叶腋,金黄色,直径约7毫米;花梗长4~7毫米;小苞片3,卵形;萼片6,花瓣状,排列成2轮;花瓣倒卵形,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渐狭;子房有3~5胚珠。浆果近球形,粉红色,有缩存短花柱。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灌丛中或山问路旁。分布云南、贵州、湖北、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小檗碱,故可作为黄连之代用品。

性味《云南中草药》:"苦,寒。"

功能主治①《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消炎,止痢。治痢疾,疮痈肿痛,结膜炎,小儿口腔糜烂。"

②《云南中草药选》:"治肠炎,肺炎,上呼吸道炎症,急性结合膜炎,乳腺炎,急性黄疸型肝炎,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滴眼或研末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三棵针

药材名称小三棵针

拼音Xiǎo Sān Kē Zhēn

英文名root of Wilson Barberry

别名黄连、三爪黄连、小黄连刺、酸咪咪、刺黄芩、土黄连、老鼠子刺、小鸡脚黄刺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金花小檗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wilsonae Hemsl.et Wil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金花小檗,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约1m。半平卧,幼枝红褐色,节间甚短,表面有细泪黑色疣点,老枝灰褐色,刺3分叉,细瘦,长1-2cm。叶簇生,无柄;叶片革质,倒卵状匙形或长圆形,长1-2.5cm,宽2.5-6mm,先端圆钝、截形或近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灰绿色,下面常被***,两面网脉显着。花2-7朵成密生花簇,或呈伞房状总状花序,长0.5-1.5cm,小花梗张细,长2-4mm,小苞片卵形;萼片6,花瓣状,排成2轮;花金黄色,直径约7mm,花瓣6,倒卵形,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有1对密腺;雄蕊6,长约3mm;子房长圆形,内含胚珠3-5粒。浆果椭圆形或近球形,长约6mm,熟时红色或粉红色,宿存花柱长0.5mm。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生拔2000-3500m的高山地带,常成片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小檗碱(berberine)2.94%,还含掌叶防已碱(plmat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及小檗胺(berbamine)。地上部分含小檗胺,异粉防忆碱(isoterandrine),小檗碱,药根碱,木兰花碱(magnoflorine)。组织培养液含小檗碱,掌叶防忆碱,非洲防已碱(columbamine),药根碱。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心,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泻痢;黄疸;肺热咳嗽;目赤肿痛;小儿口疮;热毒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煎水滴眼;或研末敷。

各家论述1.《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消炎,止痢。治痢疾,疮痈肿痛,结膜炎,小儿口腔糜烂。

2.《云南中草药选》:治肠炎,肺炎,上呼吸道炎症,急性结合膜炎,乳腺炎,急性黄疸型肝炎,疮疖。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抚松乌头

    药材名称抚松乌头拼音Fǔ Sōnɡ Wū Tóu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抚松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fusungense S.H.Li et Y.H.Huang采收和储藏:

  • 骆驼蓬

    《全国中草药汇编》:骆驼蓬药材名称骆驼蓬拼音Luò Tuo Pénɡ来源蒺藜科骆驼蓬属植物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以全草及种子入药。夏秋采全草,种子成熟时采,晒

  • 蟹爪兰

    药材名称蟹爪兰拼音Xiè Zhǎo Lán别名蟹足霸王鞭、锦上添花出处始载于《广州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蟹爪兰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lumbergera truncata

  • 芦叶

    《中药大辞典》:芦叶药材名称芦叶拼音Lú Yè别名芦箬(《本经逢原》)。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叶。春、夏、秋均可采取。化学成分含纤维素21.45~21.35%,戊聚糖

  • 地桃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桃花药材名称地桃花拼音Dì Táo Huā别名红花地桃花、肖梵天花、野棉花、狗脚迹、大梅花树、刺头婆、痴头婆来源为锦葵科梵天花属植物肖梵天花Urena lob

  • 大团囊虫草

    药材名称大团囊虫草拼音Dà Tuán Nánɡ Chó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大团囊虫草的子座。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dyceps ophioglossoides(Ehrenb.)

  • 鸭肫衣

    《中药大辞典》:鸭肫衣药材名称鸭肫衣拼音Yā Zhūn Yī别名鸭肫内皮(《本草求原》),鸭肫皮(《药材资料汇编》),鸭内金(《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砂囊的角质内壁。

  • 井边茜

    药材名称井边茜拼音Jǐnɡ Biān Qiàn别名小凤尾草、小凤尾、三叉草来源蕨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剑叶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 Burm.,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

  • 枇杷木白皮

    《中药大辞典》:枇杷木白皮药材名称枇杷木白皮拼音Pí Pá Mù Bái Pí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茎干的韧皮部。功能主治①《千金

  • 白前

    《中国药典》:白前药材名称白前拼音Bái Qián英文名RHIZOMA CYNANCHI STAUNTONII别名鹅管白前、竹叶白前来源本品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