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小叶山鸡尾巴草

小叶山鸡尾巴草

《中药大辞典》:小叶山鸡尾巴草

药材名称小叶山鸡尾巴草

拼音Xiǎo Yè Shān Jī Wěi Bɑ Cǎo

出处《浙江天舢药植志》

来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华中介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根茎短而横走。叶丛生,叶柄禾秆色,长30~70厘米,叶柄与叶轴疏被褐色或淡褐色鳞片;叶片草质,狭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35~60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最宽或稍缩短,1回羽状复叶作3次羽状分裂;羽片9~12对,长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2~25厘米,宽4~10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有短柄或无柄,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先端渐狭而钝,羽状半裂至深裂;叶脉羽状。孢子囊群卵形、圆形或钩形,沿轴两侧着生;囊群盖质薄,边缘不整齐。孢子期7~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林溪边阴湿处。分布华东、中南及贵州、云南、四川、陕西等地。

功能主治治下肢疖肿,用新鲜嫩叶,捣烂,加白糖适量,调涂患处。一天换一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小叶山鸡尾巴草

药材名称小叶山鸡尾巴草

拼音Xiǎo Yè Shān Jī Wěi Bɑ Cǎo

英文名Central China Dryoathyrium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华中介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athyrium okuboanum(Makino)Ching[Athyrium okuboanum Makino]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根茎短而横走。叶丛生,叶柄禾秆色,长30-70cm,叶柄与叶轴疏被褐色或淡渴色鳞片;叶片草质,狭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35-60cm,宽25-35cm,先端渐尖,基部最宽或稍缩短,1回羽状复叶作3次羽状分裂;羽片9-12对,长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2-25cm,宽4-10cm,先端长渐尖,基部有短柄或无柄,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先端渐狭而钝,羽状半裂至深裂;叶脉羽状。孢子囊群卵形、圆形或钩形,沿轴两侧着生;囊群盖质薄,边缘不整齐。孢子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800m的林下溪沟边或阴湿谷地。

资源分布:分布华东、中南及甘肃、云南、四川、陕西等地。

性味淡;涩;凉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消肿。主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铜脚威灵仙

    药材名称铜脚威灵仙拼音Tónɡ Jiǎo Wēi Línɡ Xiān别名黄药子、铜灵仙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圆锥铁线莲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terniflora DC.[C.

  • 秋海棠花

    药材名称秋海棠花拼音Qiū Hǎi Tán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通常80cm。

  • 秋牡丹根

    药材名称秋牡丹根拼音Qiū Mǔ Dān Gēn别名白头翁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秋牡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emone hupehensis Lem.var.japonoica(Thunb

  • 大叶紫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叶紫珠药材名称大叶紫珠拼音Dà Yè Zǐ Zhū别名紫珠草、大风叶、赶风紫、红大曰,假大艾来源为马鞭草紫珠属植物大叶紫珠Callicarpa macroph

  • 羊角藤叶

    药材名称羊角藤叶拼音Yánɡ Jiǎo Té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羊角藤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inda umtellt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鲜用。原形态羊角藤,攀援

  • 驴骨

    《中药大辞典》:驴骨药材名称驴骨拼音Lǘ Gǔ出处孟洗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骨。功能主治①孟诜:"煮作汤,浴渍身,治历节风。"②《纲目》:"牝驴骨煮汁服,治多年消渴。&quo

  • 大叶白头翁

    《中药大辞典》:大叶白头翁药材名称大叶白头翁拼音Dà Yè Bái Tóu Wēnɡ别名一面青(《分类草药性》),山萩(《中国物图鉴》),大火草(《重庆草药》)

  • 木鳖子

    《中国药典》:木鳖子药材名称木鳖子拼音Mù Biē Zǐ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木鳖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Spreng. 的干燥成熟种子。冬季采收成熟

  • 李核仁

    《中药大辞典》:李核仁药材名称李核仁拼音Lǐ Hé Rén别名李仁、李子仁、小李仁(《四川中药志》)。出处《吴普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种子。6~7月采收果核。洗净,击破外壳,取

  • 天蓝苜蓿

    药材名称天蓝苜蓿拼音Tiān Lán Mù Xu别名接筋草[昆明]来源豆科苜蓿属植物天蓝苜蓿Medicago lupulin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洗净晒干。性味甘、微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