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小花梾木

小花梾木

药材名称小花梾木

拼音Xiǎo Huā Lái Mù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小花梾木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ida paruiflora (Chien)Holub[Cornus paruifolra Chien]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乔木或灌木,高3-8m。树皮黄褐色;幼枝纤细,圆柱形,略具棱角,稀被灰白色贴生短柔毛,老枝灰褐色,疏生黄褐色皮孔。冬芽顶生或腋生,狭圆锥形,长2-5.5mm,被灰白色贴生短柔毛。叶对生或近于对生;叶柄长3-5mm,幼时密被淡白色贴生短柔毛;叶片纸质,长椭圆形,长4-6.5cm,宽1.6-3.3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均稀被淡白色贴生短柔毛,中脉在两面稍凸起,侧脉3-4对,弓形内弯,在上面稍显明,下面略微凸起。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宽4-12cm,有时有、枚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的叶状苞片;总花梗细圆柱形,长1-4cm,近于无毛;花小,白色,直径4.5mm;花萼裂片4,宽三角形,长0.3-0.4mm,稍长于花盘,外侧仅基部有灰白色贴生短柔毛;花瓣4,长圆披针形或舌状长圆形,长2.5mm,宽近1mm,先端渐尖,下面疏被白色贴生短柔毛;雄蕊4,长2.3mm,略短于花瓣,花丝线形,无毛,长约2mm,花药2室,狭倒卵形,长1.3mm,丁字形着生;花盘垫状,厚0.3mm,有白色短柔毛;花柱圆柱形,长近2mm,略有浅沟,疏被白色贴生短柔毛,柱头小,点状,子房下位,花托倒圆锥形至倒卵形,长1mm,直径约1mm,密被淡白色贴生短柔毛;花梗圆柱形,长0.3-2mm,被灰白色短柔毛。核果狭倒卵形或近于长圆形,长5-6mm,直径约4mm。花期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30-2500m的森林中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味甘;咸;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通经活络。主高热不退;疟疾;痞块;痛经;跌打损伤;骨折;瘫痪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泡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羊耳菊

    药材名称羊耳菊拼音Yánɡ ěr Jú别名白牛胆、大力王、毛柴胡[湖南]、叶下白、山白芷[广东、福建]、冲天白、小茅香、大茅香、牛耳风、羊耳风、白面风、白背风、绵毛旋覆花、天鹅绒、

  • 蕨萁

    药材名称蕨萁拼音Jué Qí别名春不见、一朵云来源蕨类阴地蕨科蕨萁属植物蕨萁Botrychium virginianum (L.) Sw.,以全草入药。春冬采挖,鲜用或晒干。性味苦

  • 红药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药子药材名称红药子拼音Hónɡ Yào Zǐ别名红要子、白药子[西北]、金荞仁来源为蓼科翼蓼属植物翼蓼Pteroxygonum giraldii Damm.

  • 大叶钩藤

    药材名称大叶钩藤拼音Dà Yè Gōu Ténɡ别名大钩丁(《广西药植名录》),双钩藤(《云南中草药选》)。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叶钩藤的带钩茎枝。秋、冬

  • 菾菜根

    《中药大辞典》:菾菜根药材名称菾菜根拼音Tiàn Cài Gēn别名出莙荙儿、莙荙根(《饮膳正要》)。出处《纲目》来源为藜科植物菾菜的根。秋季采挖。原形态菾菜,又名:糖萝卜。二年生

  • 鲨鱼肉

    药材名称鲨鱼肉拼音Shā Yú Ròu别名鲛鱼肉来源药材基源:为皱唇鲨科白斑星鲨、灰星鲨、白斑色鲨等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ustelus manazo Bleeder2.Mustelus g

  • 野花椒叶

    《中药大辞典》:野花椒叶药材名称野花椒叶拼音Yě Huā Jiāo Yè别名花椒叶、麻醉根叶(《江苏药材志》)。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野花椒的叶。7~9月采收带有叶片的小枝,晒干。

  • 野花生

    药材名称野花生拼音Yě Huā Shēnɡ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决明的全草或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决明子"条。化学成分全草含D-甘露醇、蜂花醇、β-谷甾醇、葡萄糖。

  • 木瓜根

    《中药大辞典》:木瓜根药材名称木瓜根拼音Mù Guā Gēn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根。性味《纲目》:"酸涩,温,无毒。"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

  • 卵叶娃儿藤

    药材名称卵叶娃儿藤拼音Luǎn Yè Wá ér Ténɡ别名三十六荡、三十六根、双飞蝴蝶、老虎须、落地金瓜、藤细辛来源萝藦科娃儿藤属植物卵叶娃儿藤Tylo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