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尖刀苦马菜

尖刀苦马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尖刀苦马菜

药材名称尖刀苦马菜

别名剪刀菜、野莴苣菜、滇苦菜

来源菊科苦荬菜属植物叉枝毛连Picris divaricata Vaniot,以全草入药。春夏秋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发热;外用治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尖刀苦马菜

药材名称尖刀苦马菜

拼音Jiān Dāo Kǔ Mǎ Cài

别名剪刀草、野莴苣菜、大刀苦马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滇苦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ris diuaricata Vaniot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苦菜多年生草本,高15-40cm。具直根。茎数条,从基部叶腋长出,每条茎又再从中上部分枝,中下部被有顶端二歧钩状硬毛,上部几无毛或无毛。叶集生基部,长圆形或倒披针形,先端急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叶柄,边缘具波状齿,两面被短硬毛;茎生叶少,狭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有锯齿或全缘;上部叶渐缩小,条形,被睫毛及短硬毛;无柄。每枝顶具头状花序1-2个;总苞筒状钟形,总苞片外层短,条形,内层条状披针形,背面被短硬毛;小花全为舌状,黄色,先端具5齿。瘦果近镰关,红褐色,长约4mm,具纵沟及横皱纹;冠毛羽毛状,白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草地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散风热;解蛇毒。主风热感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腊红

    药材名称石腊红拼音Shí Là Hónɡ别名月月红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天竺葵的花,夏、秋采,鲜用。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90厘米。茎肉质,基部木

  • 白花草

    药材名称白花草拼音Bái Huā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鹅毛玉凤花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benaria dentata (Sw.)Schltr.[Orchis dentata Sw.

  • 小九节铃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九节铃药材名称小九节铃拼音Xiǎo Jiǔ Jié Línɡ来源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obtectum (Wall. ex L

  • 孝扇草根

    《中药大辞典》:孝扇草根药材名称孝扇草根拼音Xiào Shàn Cǎo Gēn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旋花科植物肾叶天剑的根。原形态肾叶天剑,又名:滨旋花、孝扇草、沙马藤:多年生

  • 川牛膝

    《全国中草药汇编》:川牛膝药材名称川牛膝拼音Chuān Niú Xī英文名RADIX CYATHULAE别名甜川牛膝、甜牛膝、天全牛膝、大牛膝、白牛膝、拐牛膝、龙牛膝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川牛膝

  • 黄麻叶

    《中药大辞典》:黄麻叶药材名称黄麻叶拼音Huánɡ Má Yè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橡树科植物黄麻的叶。夏、秋季采。原形态黄麻(《本草图经》),又名:络麻(《便民图纂》)

  • 亮叶桦根

    《中药大辞典》:亮叶桦根药材名称亮叶桦根拼音Liànɡ Yè Huà Gēn别名狗啃木(《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桦木科植物亮叶桦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亮叶桦

  • 走茎丹参

    药材名称走茎丹参拼音Zǒu Jīnɡ Dān Shēn别名乌痧草(《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湖广草的全草。夏、秋采全草,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茎匍匐,基部

  • 玉蜀黍

    药材名称玉蜀黍拼音Yù Shǔ Shǔ英文名seed of Indian Corn, Seed of Maize别名玉高梁、番麦、御麦、西番麦、玉米、玉麦、王蜀秫、戎菽、红须麦、薏米包、珍珠芦粟、苞芦

  • 牛奶浆草

    药材名称牛奶浆草别名见气消、柳州七、生死还阳、鬼打伞、搜山虎、铁凉伞[湖南湘阴]来源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牛奶浆草Euphorbia hippocrepica Hemsl.,以二年以上的老根入药。冬、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