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披麻草根

披麻草根

《中药大辞典》:披麻草根

药材名称披麻草根

拼音Pī Má Cǎo Gēn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百合科植物大理藜芦。秋、冬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根茎短而粗,有多层褐色棕皮状纤维包被。须根圆柱形,黄白色,略肥厚。叶多基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约30厘米,宽5~6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渐狭多少抱茎。圆锥花序顶生,少分枝,花轴密被灰褐色微柔毛;花绿白色,花被片6。蒴果三角状卵形,长约1.5厘米,3裂。种子多数,淡黄棕色。花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地,灌木丛或疏林下湿润肥沃的地方。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药理作用云南产披麻草(品种未鉴定)根浸液对鼠皮下注射,有镇痛作用;生物碱部分的镇痛率低于***,而高于可待因。在兔身上(角膜反射镇痛法),生物碱(戊醇提取)的效力与***相当,而强于延胡索全碱。其中所含之甙,在离体蟾蜍心脏上有某些强心作用。

性味《云南中草药》:"麻苦,凉,剧毒。"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镇痛止血,祛痰,开窍。治跌打损伤,骨折,截瘫,癫痫,风湿疼痛,创伤出血。

①《云南中草药》:"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

②《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消炎止痛,接骨,止血。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截瘫,癫痫。"

③《贵州药植目录》:"祛痰催吐,清热驱风。治狂症,感冒鼻塞,血崩。"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2厘;或浸酒。外用:捣敷。

注意忌与人参玄参丹参沙参党参苦参细辛、芍药等配伍使用。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大理藜芦须根五钱,泡白酒一斤。每次服五毫升,同时服酒浸须根(约一寸长)一条。

②治骨折,截瘫,癫痫:大理藜芦根干粉二厘,酒或开水送服,日服两次。

③治外伤出血:鲜大理藜芦根捣碎外敷。(宜忌以下出《云南中草药选》)

④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狭叶藜芦每用五十毫克,日服三次,开水送服。(《云南中草药》)

备注同属植物狭叶藜芦的根在云南地区与本品同等使用。其形态特点为叶宽1.5~2厘米,花序轴近于无毛,花的苞叶显着,长达3厘米。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披麻草根

药材名称披麻草根

拼音Pī Má Cǎo Gēn

英文名Root of Tali Falsehellebore

别名小棕包、天蒜、千张纸、大力王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狭叶藜芦和大理藜芦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Veratrum stenophyllum Diels 2.Veratrum taliense Loes.f.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狭叶藜芦多年生草本,高50-120cm。鳞茎不明显膨大。植株基部残存叶鞘撕裂成黑褐色网状纤维。下部叶带状、狭长圆形、倒披针形,长25-40cm,宽2-6(-8)cm,先端锐尖,基部收窄为鞘抱茎,两面无毛。圆锥花序长20-80cm,侧生总状花序轴纤弱,通常着生雄性花,顶生总状花序生两性花,下部苞片长于或短于分枝;具密集或稍稀疏的花,花梗极短,约8mm;花被片6,黄绿色,少有绿色,通常上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7(-8)mm,背面基部稍具毛。蒴果直立,长1.5-2cm。花果期7-10月。 2.大理藜芦本种与狭叶藜芦的主要区别为:圆锥花序扩展;侧生总状花序细长,稍曲折而下弯,其上的花梗长7-15mm,比小苞片长。花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狭叶藜芦生于海拔2000-4100m的林下或草坡。 2.大理藜芦生于海拔2400m左右的山坡草地、灌丛或疏林下湿润肥沃处。

资源分布:1.狭叶藜芦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2.大理藜芦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1.狭叶藜芦全草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木蜡酸(lignoceric acid),胡萝卜甙(daucosterol),藜芦酰棋盘花碱(veratroylzygadenine),当归酰棋盘花碱(angeloylzygadenine),棋盘花碱(zygadenine),芥芬胺(jervine),16,28-断茄啶-5,22(28)-二烯-3,16-二醇(etioline),β1-查茄碱(β1-chaconine),狭叶藜芦碱(stenophylline)A、B、C、D,茄啶(solanidine)。 2.大理藜芦全草含大理藜芦碱(vertaline)B,芥芬胺,狭叶藜芦碱B。 地下部分含藜芦米宁-3-O-β-D-吡喃葡萄糖甙(veramiline-3-O-β-D-glucopyranoside),狭叶藜芦碱β-3-O-β-D-吡喃葡萄糖甙(stenopyhlline B-3-O-β-D-glucopyranoside)。

药理作用云南产披麻草(品种未鉴定)根浸液对小鼠皮下注射,有镇痛作用;生物碱部分的镇痛率低于***,而高于可待因。在兔身上(角膜反射镇痛法),生物碱(戊醇提取)的效力与***相当,而强于延胡索全碱。其中所含之甙,在离体蟾蜍心脏上有某些强心作用。

性味辛;苦;寒;大毒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催吐。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痛;癫闲痫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每次0.03-0.06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云南中草药》: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

2.《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消炎止痛,接骨,止血。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截瘫,癫痫。

3.《贵州药植目录》:祛痰催吐,清热驱风。治狂症,感冒鼻塞,血崩。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茄叶

    《中药大辞典》:茄叶药材名称茄叶拼音Qié Yè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茄科植物茄的叶片。化学成分叶含龙葵碱0.002~0.03%。全植物含胡芦巴碱、胆碱、腺嘌呤、咪唑乙胺、澳洲茄胺

  • 薅田藨根

    《中药大辞典》:薅田藨根药材名称薅田藨根拼音Hāo Tián Pāo Gēn别名茅莓根(《福建中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茅莓的根。化学成分根含鞣质4.5%,糖2.3%,

  • 苦菜根

    药材名称苦菜根拼音Kǔ Cài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菊科植物苦苣菜的根。功能主治《纲目》:"治血淋,利小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1.5两(鲜用)。摘录《中药大辞

  • 羊角棉

    药材名称羊角棉拼音Yánɡ Jiǎo Mián别名小鸡骨常山、闹狗药来源夹竹桃科羊角棉Alstonia mairei Lev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州、云南。功能主治解毒,

  • 樟木

    《中药大辞典》:樟木药材名称樟木拼音Zhānɡ Mù别名樟材(《本草拾遗》),香樟木(《药材资料汇编》),吹风散(《广西中药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木材,通常在冬季砍取樟树

  • 水底龙

    药材名称水底龙别名水底蜈蚣、顽纠占[傣]来源天南星科岩角藤属植物岩角藤Rhaphidop hora hongkongensis Shott,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活

  • 午香草

    《中药大辞典》:午香草药材名称午香草拼音Wǔ Xiānɡ Cǎo别名香附草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昆明香青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体密被白色绵毛。单叶互生,带状

  • 白蓝翠雀花

    药材名称白蓝翠雀花拼音Bái Lán Cuì Què Huā英文名Bluewhite Larkspur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白蓝翠雀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lp

  • 兰花根

    药材名称兰花根拼音Lán Huā Gēn别名土续断、兰根、幽兰根、山兰、香花草、兰花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建兰;寒兰;或台兰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ymbidium ensifolium

  • 多苞糙苏

    药材名称多苞糙苏别名野苏子、香苏、豯莶草[云南]来源唇形科多苞糙苏Phlomis bracteosa Royle,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微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半身不遂,口眼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