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旱冬瓜

旱冬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旱冬瓜

药材名称旱冬瓜

拼音Hàn Dōnɡ Guā

别名冬瓜树、蒙自桤木、水冬瓜

来源桦木科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 D. Don,以树皮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止泻,消炎,接骨。主治腹泻,痢疾,鼻衄,骨折,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1两,水煎服或配伍。骨折用鲜品捣烂外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旱冬瓜

药材名称旱冬瓜

拼音Hàn Dōnɡ Guā

别名蒙自赤杨冬瓜树皮、蒙自桤木、水冬瓜树、水冬瓜桤木

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尼泊尔桤木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nus nepalensis D. Do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乔木,高达15m。树皮灰色或暗灰色,平滑;枝条紫褐色,无毛,有棱;小枝疏生短柔毛;芽有柄,卵形,芽鳞2枚。叶柄长1-2.5cm;叶片近革质,宽卵形、卵形或倒卵圆形,长4-16cm,宽2.5-10cm,先端骤尖或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全缘或具疏细锯齿,上面无毛,下面粉绿色,密生腺点;沿脉生黄色短柔毛,脉腋簇生髯毛,侧脉8-16对。雄花序多数,排成圆锥状,下垂。果序多数,呈圆锥状排列,长约2cm,直径7-8mm;果苞木质,宿存,长约4mm,有5枚浅裂片;小坚果宽卵圆形,长约2mm;膜质翅宽为果的1/2,稀与果等宽。花期6-10月,果于次年3-5月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3600m的河岸、山坡林中及村落附近。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羽扇豆醇(lupeol),白桦脂醇(betulin),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蒲公英赛醇(taraxerol),蒲公英赛酮(taraxerone)。

性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泻;接骨续筋。主腹泻;痢疾;水肿;疮毒;鼻衄;骨折;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花菜根

    药材名称白花菜根拼音Bái Huā Cài Gēn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白花莱科植物白花菜的根。功能主治《中国药植图鉴》:"水酒等量煎服,治淋病。"用法用量

  • 芦根

    《中国药典》:芦根药材名称芦根拼音Lú Gēn英文名RHIZOMA PHRAGMITIS别名苇根、芦头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新鲜或干燥根

  • 紫背金盘草

    药材名称紫背金盘草拼音Zǐ Bèi Jīn Pán Cǎo别名破血丹、筋骨草、石灰菜、九味草、散瘀草、散血丹、退血草、散血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紫紫背金盘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

  • 石膏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膏药材名称石膏拼音Shí Gāo英文名GYPSUM FIBROSUM别名大石膏、玉大石、白虎、冰石、细理石来源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

  • 地椒

    《中药大辞典》:地椒药材名称地椒拼音Dì Jiāo别名地花椒(《海上名方》),百里香(《植物学大辞典》),山椒(《中国药植图鉴》),山胡椒(《辽宁经济植物志》)。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唇形科

  • 大青草

    《中药大辞典》:大青草药材名称大青草拼音Dà Qīnɡ Cǎo别名青泽兰、化痰清(《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苏州本产药材》来源为爵床科植物水蓑衣的全草。夏、秋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原

  • 布狗尾

    《全国中草药汇编》:布狗尾药材名称布狗尾拼音Bù Gǒu Wěi别名兔狗尾、狐狸尾、虎尾轮、防虫草、猫上树来源豆科狸尾草属植物长穗猫尾射Uraria crinita Desv. var. m

  • 掐不齐

    《中药大辞典》:掐不齐药材名称掐不齐拼音Qiā Bù Qí出处《江苏药材志》来源为豆科植物细梗胡枝子的全草。原形态小灌木,高50~100厘米。枝条四散,小枝纤弱,有条纹,被有绒毛。

  • 方叶五月茶

    药材名称方叶五月茶拼音Fānɡ Yè Wǔ Yuè Chá英文名quadrate lobe Antidesma别名田边木。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方叶五月茶的叶。拉丁植物动

  • 赤火绳

    《全国中草药汇编》:赤火绳药材名称赤火绳拼音Chì Huǒ Shénɡ别名火绳树、接骨丹、火素树来源梧桐科赤火绳Eriolaena malvacea (Levl.)Hand.-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