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松花粉

松花粉

《中国药典》:松花粉

药材名称松花粉

拼音Sōnɡ Huā Fěn

英文名POLLEN PINI

来源本品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花粉。春季花刚开时,采摘花穗,晒干,收集花粉,除去杂质。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的细粉。体轻,易飞扬,手捻有滑润感。气微,味淡。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椭圆形,长45~55μm,直径29~40μm,表面光滑,两侧各有一膨大的气囊,气囊壁有明显的网状纹理,网眼多角形。

性味甘,温。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燥湿,收敛止血。用于湿疹,黄水疮,皮肤糜烂,脓水淋漓,外伤出血;尿布性皮炎。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撒敷患处。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松花粉

药材名称松花粉

拼音Sōnɡ Huā Fěn

别名松花、松黄(《唐本草》)。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的花粉。4~5月开花时,将雄球花摘下,晒干,搓下花粉,除去杂质。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松节"条。

生境分部主产浙扛、江苏、辽宁、吉林、湖北等地。

性状干燥松花粉为淡黄色的细粉末,用扩大镜观察,呈均匀的小圆粒。体质轻飘,易飞扬,手捻有滑润感,不沉于水。气微香,味有油腻感。以黄色、细腻、无杂质、流动性较强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油脂及色素等。

炮制筛去杂质,晒干或烘干。

性味甘,温。

①《本草衍义》:"味淡。"

②《纲目》:"甘,温,无毒。"

归经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益气,收湿,止血。治头旋眩晕,中虚胃疼,久痢,诸疮湿烂,创伤出血。

①《纲目》:"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

②《本草汇言》:"疗久痢,解酒毒,清血热。"

③《本经逢原》:"除风湿,治痘疮湿烂。"

④《随息居饮食谱》:"酿酒主养血息风。"

⑤《江苏植药志》:"预防汗疹。外用作创伤止血剂。"

⑥《四川中药志》:"收敛止血。治皮肤湿疹,黄水疮湿烂不结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浸酒或调服。外用:干掺或调敷。

注意《本草衍义补遗》:"多食发上焦热病。"

复方①治风眩头旋肿痹,皮肤顽急:松树始抽花心(状如鼠尾者佳,蒸细,切)二升,用绢囊裹,入酒五升,浸五日,空腹饮三合,再服大妙。(《元和纪用经》松花酒)

②治酒毒发作,头痛目眩,或咽喉闭闷,或下利清水,日数十行,形神萎顿:松花一两(焙),陈皮五钱,川黄连五钱,甘草二钱。俱微炒磨为末,与松花和匀。每早晚各服二钱,白汤调服。(《本草汇言》)

③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便秘:松花粉一钱,冲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久痢不止,延及数月,缠绵不净:松花每服三钱,食前米汤调下。(《本草汇言》)

⑤治婴儿湿疹:松花粉一钱,炉甘石粉一钱,鸡卵黄三个。先将鸡卵煮熟,去白取黄,再放金属小锅煎熬,即有卵黄油析出,取油去渣,用此油调松花粉、炉甘石粉涂患部,一至三次(已化脓者无效)。(《健康报》1955年10月28日)

⑥治尿布皮炎:松花粉撒布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⑦外伤出血:松花粉外敷伤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各家论述本草经解》:"松花,味甘益脾,气温能行,脾为胃行其津液,输于心肺,所以润心肺也。益气者,气温益肝之阳气,味甘益脾之阴气也。风气通肝,气温散肝,所以除风。脾统血,味甘和脾,所以止血也。可酿酒者,清香芳烈,宜于酒也。"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网纹灰包

    药材名称网纹灰包别名马勃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灰包目灰包科网纹灰包Lycoperdon perlatum Pers.[L. gemmatum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雨后,产生在林内空旷处

  • 黑皮跌打

    《中药大辞典》:黑皮跌打药材名称黑皮跌打拼音Hēi Pí Diē Dǎ别名通气香、大力丸、埋罕(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黑风藤的根、藤。全年可采。原形态黑风藤,又名:

  • 蒟蒻

    药材名称蒟蒻拼音Jǔ Ruò别名蒻头(《开宝本草》),白蒟蒻、鬼芋(《本草图经》),鬼头(《纲目》),磨芋(《植物名实图考》),花杆莲(《南京民间药草》),黑芋头(《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花

  • 棕竹

    药材名称棕竹拼音Zōnɡ Zhú英文名palm别名筋头竹、棕树、美三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棕竹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pis excelsa(Thunb

  • 土燕窝泥

    药材名称土燕窝泥拼音Tǔ Yàn Wō Ní别名金腰燕、巧燕来源雀形目燕科金腰燕Hirundo daurica L.,以燕窝泥入药。原形态金腰燕大小似家燕,上体蓝黑色,腰有显着的栗

  • 乳源木莲果

    药材名称乳源木莲果拼音Rǔ Yuán Mù Lián Guǒ别名木莲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乳源木莲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glietia yuyuanensis Law.采收和储藏:秋

  • 甲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甲香药材名称甲香拼音Jiǎ Xiānɡ来源为软体动物蝾螺科蝾螺Turbo cornutus Solander的掩厣。性味咸,平。功能主治和气清神,止痢。用于心腹满痛,下淋痔瘘,疥癣

  • 螳螂跌打

    《中药大辞典》:螳螂跌打药材名称螳螂跌打拼音Tánɡ Lánɡ Diē Dǎ别名硬骨散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石柑子的茎、叶。全年可采。切碎晒干。原形态常绿附生藤

  • 桃金娘

    《全国中草药汇编》:桃金娘药材名称桃金娘拼音Táo Jīn Niánɡ别名岗稔、山稔、多莲、当梨根、山旦仔、稔子树、豆稔来源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

  • 干饧糟

    药材名称干饧糟拼音Gān Tánɡ Zāo别名干糖糟(《摘元方》)。出处《纲目》来源为制饴糖后所余之渣滓,经晒干而成。性味《纲目》:"甘,温,无毒。"功能主治《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