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枣树皮

枣树皮

《中药大辞典》:枣树皮

药材名称枣树皮

拼音Zǎo Shù Pí

出处《纲目》

来源鼠李科植物树皮,全年皆可收采,春季最佳,用月牙形镰刀,从枣树主干上将老皮刮下,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大枣"条。

药理作用小鼠灌服枣树皮(品种未鉴定)醇提物,有明显祛痰作用(酚红法),镇咳作用不明显;但如腹腔注射,则有镇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

性味性温,无毒。(《中药通报》2(3):122,1956)

功能主治收敛止泻,祛痰,镇咳,消炎,止血。治痢疾,肠炎,慢性气管炎,目昏不明,烧烫伤,外伤出血。

①《纲目》:"洗目,昏者变明。"

②收敛,止血,去湿。治腹泻,刀伤。(《中药通报》2(3):122,1956)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0.5~1钱。外用:煎水洗或烧存性研末撒。

复方①治目昏不明:枣树皮、老桑树皮等分。烧研,每用一合,井水煎,澄,取清洗目。一月三洗,昏者复明。忌荤、酒、房事。(《纲目》)

②治腹泄:枣树皮一束,炒焦为末。车前子三钱煎汤送下,早晚各服五分,饭前服。(《中药通报》2(3):122,1956)。

③治菌痢、肠炎:老枣树皮,除去泥垢,研成细粉。每次冲服三分,每天三次。(《全展选编·传染病》)

④治刀伤:枣树皮三钱,当归一钱。各炒为极细末,瓶装备用。如遇刀伤,流血不止,以此药粉干撒患处,结痂牢固,不易感染。(《中药通报》2(3):122,1956)

⑤治烧烫伤:枣树皮,烘干研粉,加倍量的50~60%酒精浸泡24小时,过滤。滤液每100毫升加樟脑5克,蟾酥2.5克。用时喷雾于伤面,或用棉球轻轻擦拭。(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临床应用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肠炎

取老枣树皮洗净晒干研粉,每次冲服3分,每日3次,儿童酌减。大部分患者服药1~3天症状减轻,大便次数减少,腹痛消失,2~6天临床痊愈。初步观察,枣树皮粉不仅有收敛止泻作用,还有类似消炎药或抗菌素的功能。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

用枣树皮制成提纯枣树片(每片150毫克,相当于生药3克),每次1片,日服2次;或用枣树皮研粉制成生药片,每次1克,日服3次。据3、4月份以后用药的686例的临床观察,近期总有效率为84.6%,其中提纯枣树片组253例,总有效率达92.4%。服药后一般痰量减少,由浓变稀,咳嗽减轻;多数病人食欲增加,睡眠好。服生药片患者多数有口干感,少数有胃脘胀闷、鼻衄、便秘等不良反应。另外,曾用枣树皮提取物与猪胆汁配伍制成复方枣树片,于发病高峰的秋冬期间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127例,结果有效率为73.2%,虽较枣树片为低,但与用药时期不同有关。

③治疗感染创面

用枣树皮粉加香油、黄蜡制成软膏外涂。有收敛、消炎、止痛、止痒等作用。经过治疗的创面肉芽新鲜,上皮生长良好。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枣树皮

药材名称枣树皮

拼音Zǎo Shù Pí

英文名Bark of Common Jujube, Bark of Chnese Date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a Mill.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ziphus jujuba Mill.

采收和储藏:全年皆可收采,春季最佳,用月牙形镰刀,从枣树主干上将老皮刮下,晒干。

原形态枣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m。有长枝、短枝和新枝,长枝平滑,无毛,幼枝纤细略呈“之”形弯曲,紫红色或灰褐色,具2个托叶刺,长刺可达3cm,粗直,短刺下弯,长4-6mm;短枝短粗,长圆状,自老枝发出;当年生小枝绿色,下垂,单生或2-7个簇生于短枝上。单叶互生,纸质,叶柄长1-6mm,长枝上的可达1cm;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长3-7cm,宽2-4cm,先端钝圆或圆形,具小尖头,基部稍偏斜,近圆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沿脉被疏柔毛;基生三出脉。花黄绿色,两性,常2-8朵着生于叶腋成聚伞花序;萼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花瓣5,倒卵圆形,基部有爪;雄蕊5,与花瓣对生,着生于花盘边缘;花盘厚,肉质,圆形,5裂;子房2室.与花盘合生,花柱2半裂。核果长圆形或长卵圆形,长2-3.5cm,直径1.5-2cm,成熟时红色,后变红紫色,中果皮肉质、厚、味甜,核两端锐尖。种子扁椭圆形,长约1cm。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m以下的山区、丘陵或平原,全国各地广为栽培,栽培品种甚多。

资源分布:原产我国,现亚洲、欧洲、和美洲常有种植。

药理作用小鼠灌服枣树皮(品种未鉴定)醇提物,有明显祛痰作用(酚红法),镇咳作用不明显;但如腹腔注射,则有镇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

性味苦;涩;温

归经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涩肠止泻;镇咳止血。主泄泻;痢疾;咳嗽;崩漏;外伤出血;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研末,1.5-3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撒。

各家论述1.《本草纲目》:洗目,昏者变明。

2.治腹泻,刀伤。〔《中药通报》2(3):122,1956〕。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锥连栎

    药材名称锥连栎拼音Zhuī Lián Lì别名黄栗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锥连栎的茎白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Quercus franchetii Skan.采收和储

  • 公母草

    药材名称公母草拼音Gōnɡ Mǔ Cǎo别名四方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棱萼母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nia oblonega (Benth.)Merr. Et Chun[Van

  • 泡桐木皮

    《中药大辞典》:泡桐木皮药材名称泡桐木皮拼音Pào Tónɡ Mù Pí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紫葳科植物灰楸的树皮。全年可采,剥取枝皮,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

  • 楠藤

    药材名称楠藤拼音Nán Ténɡ别名大茶根、大洋藤、玉叶金花、胶鸟藤、大白纸扇、火烧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楠藤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saenda erosa Champ.采收和储藏:

  • 橘叶巴戟

    药材名称橘叶巴戟拼音Jú Yè Bā Jǐ别名橘叶鸡眼藤、水冬瓜、椿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海巴戟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inda citrifolia L.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晒

  • 广西花点草根

    药材名称广西花点草根拼音Guǎnɡ Xī Huā Diǎn Cǎo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广西紫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nide kwangsiensis Hand.-Mazz

  • 蝮蛇蜕皮

    药材名称蝮蛇蜕皮拼音Fù Shé Tuì Pí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蜕皮。功能主治《唐本草》:"主身痒、瘑、疥、癣等。"摘录《

  • 朴树

    药材名称朴树拼音Pò Shù别名小叶牛筋树来源榆科朴树Celtis sinensis Pers.,以根皮、树皮、叶入药。生境分部华南、华东各省。功能主治主治腰痛。外用治漆疮。用法用

  • 山羊角

    《中药大辞典》:山羊角药材名称山羊角拼音Shān Yánɡ Jiǎo出处《本草新编》来源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角。原形态详"山羊血"条。功能主治①《本草新编》:"专活

  • 垂果大蒜芥

    药材名称垂果大蒜芥拼音Chuí Guǒ Dà Suàn Jiè出处据《晶珠本草》记载:垂果大蒜芥可治肉毒症和骚热病。原植物果荚同侧悬垂是其特征。《形态比喻》记载:垂果大蒜芥生长在旱滩、田边地头。叶像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