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桑沥

桑沥

《中药大辞典》:桑沥

药材名称桑沥

拼音Sānɡ Lì

别名桑油(《万氏家抄方》)。

出处《纲目》

来源为桑科植物枝条,经烧灼后沥出的汁液

制法《万氏家抄方》:"取桑油法,鲜桑木捶碎,装入瓶内,用一瓶盖口,倒埋土中,煻火煨之,油自滴下,贮罐听用。"

功能主治《纲目》:"治大风疮疥,生眉发。"

复方①治破伤中风:桑沥、好酒,对和温服,以醉为度,醒,服消风散。(《摘元方》)

②治小儿身面烂疮:轻粉雄黄各五钱,猪胆一个,滑石一两,硫黄五钱,穿山甲十五片(炙),凤凰退(烧存性)五钱。为末,用桑油、猪胆汁调,绢包擦之。(《纲目拾遗》)

临床应用治疗破伤风:取直径3厘米、长约1米的桑枝一段,将两端架起,中间加火烤,收集两端滴出的桑枝油备用。成人每次10毫升(加糖少许),日服3次,服后出汗;新生儿日服3~4次,每次1~2毫升,至症状消失为止。口服困难者改用针剂,每日肌注2次,每次4毫升。如口服使痉挛加重者,可采用注射器滴入的办法服药;对镇静作用不明显的患者,可适量给以镇静剂,如冬眠1号或10%水合氯醛等;脱水患者酌情补液;对体温高、白细胞增多,创面或肺部并发感染者,给予青霉素治疗。共治17例,15例痊愈,2例无效。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桑沥

药材名称桑沥

拼音Sānɡ Lì

别名桑油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桑的枝条经烧灼后沥出的液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us alba L.

采收和储藏:取较粗枝条,将两端架起,中间加火烤,收集两端滴出的液汁。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叶柄长l-2.5cm;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cm,宽4-10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l-2cm,被毛,总花梗长5-10mm;雄花序长1-2.5cm,下垂,略被细毛;雄花具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基部合生,柱头2裂。瘦果,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合果,长l-2.5cm,初时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或红色。种子小。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外,多为人工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吕为淡黄棕色的澄明液体,略带粘稠性。气清香,味微苦、甘。

炮制《万氏家抄方》:取桑油法,鲜桑木捶碎,装入瓶内,用一瓶盖口,倒埋土中,搪火煨之,油自滴下,贮罐听用。

性味甘;性凉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止痉;清热解毒。主破伤风;皮肤疮疥

用法用量内服:5-10ml。外用:涂搽。

复方①治破伤中风: 桑沥、好酒,对和温服,以醉为度,醒,服消风散。 (《摘元方》)②治小儿身面烂疮:轻粉雄黄各五钱,猪胆一个,滑石一两,硫黄五钱,穿山甲十五片(炙),凤凰退(烧存性)五钱。为末,用桑油、猪胆汁调,绢包擦之。 (《纲目拾遗》)

各家论述《纲目》:治大风疮疥,生眉发。

临床应用治疗破伤风。取直径3cm、长约lm的桑校一段,将两端架起,中间加火烤,收集两端滴出的桑校油备用。成人每次10ml(加糖少许),日服3次,服后出汗;新生儿日服3-4次,每次l-2ml,至症状消失为止。口服困难者改用针剂,每日肌注2次,每次7ml。如口服使痉挛加重者,可采用注射器滴入的办法服药;对镇静作用不明显的患者,可适量给以镇静剂,如冬眠1号或10露水合氢醛等;脱水患者酌情补液;对体温高、白细胞增多,创面或肺部并发感染者,给予青霉素治疗。共治17例,15例痊愈,2例无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光刺长突球

    药材名称光刺长突球拼音Guānɡ Cì Chánɡ Tū Qiú别名仙人掌、光刺乳突球、长突仙人掌、八卦掌来源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光刺长突球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mmilaria lon

  • 万年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万年松药材名称万年松拼音Wàn Nián Sōnɡ来源蕨类石松科万年松Lycopodium pulcherrimum Wall.,以全草入药。原形态浙江、安徽、

  • 金丝矮陀陀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矮陀陀药材名称金丝矮陀陀别名千年矮、三角咪来源黄杨科粉蕊黄杨属植物粉蕊黄杨Pachysandra axillaris Fr anch.,以全株入药。夏秋采,洗净切碎,晒干或鲜用

  • 土田七

    《中药大辞典》:土田七药材名称土田七拼音Tǔ Tián Qī别名姜三七、竹叶三七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姜科植物土田七的块茎。秋、冬、春采挖根茎,洗净;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野靛青

    《中药大辞典》:野靛青药材名称野靛青拼音Yě Diàn Qīnɡ别名项开口、白牛膝、大青、九头狮子草、高山辣椒、大叶辣椒草、黄丁苦草、对叶接骨草、绿骨大青(《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浙江

  • 过山消根

    《中药大辞典》:过山消根药材名称过山消根拼音Guò Shān Xiāo Gēn别名开喉箭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狭叶少花酸藤子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蔓性小灌木,高40~70厘米

  • 龟甲

    药材名称龟甲拼音Guī Jiǎ英文名CARAPAX ET PLASTRUM TESTUDINIS别名龟板、乌龟壳、乌龟板、下甲、血板、烫板来源本品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 (G

  • 干饧糟

    药材名称干饧糟拼音Gān Tánɡ Zāo别名干糖糟(《摘元方》)。出处《纲目》来源为制饴糖后所余之渣滓,经晒干而成。性味《纲目》:"甘,温,无毒。"功能主治《纲目》:&

  • 菜豆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菜豆树药材名称菜豆树拼音Cài Dòu Shù别名蛇树、豆角树、接骨凉伞、牛尾树、朝阳花来源紫葳科菜豆树属植物菜豆树Radermachera sini

  • 天竺桂

    药材名称天竺桂别名天竹桂、山肉桂、野桂来源樟科樟属植物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以树皮和叶入药。全年可采,剥下树皮阴干;叶随时可采,鲜用或阴干。性味甘、辛,温。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