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樗叶花椒皮

樗叶花椒皮

药材名称樗叶花椒皮

拼音Chū Yè Huā Jiāo Pí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树皮。立夏前后,剥取树皮,晒干。

生境分部产浙江、福建等地。

性状干燥树皮呈板状或卷曲,厚1.5~2毫米。外表青灰色或淡灰褐色,多皱缩浅槽纹,布有不规则的乳头状钉刺;栓皮易脱落,露出浅棕黄色的内皮;内表面黄白色,或略带棕色,光滑,有细纵纹。质坚韧,断面裂片状。气微,味略苦。

化学成分树皮含茵芋碱、木兰花碱、樟叶木防己碱、挥发油。根含白鲜碱、花椒树皮素甲、茵芋碱、樟叶木防己碱、光叶花椒碱。根皮含花椒树皮素甲、橙皮甙。木质含白鲜碱、茵芋碱、木兰花碱等。叶含挥发油、树脂、酚性成分。挥发油中含甲基壬基甲酮。生药中还分出β-谷甾醇。

性味《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苦,平。"

功能主治①《浙江天日山药植志》:"治妇人产后关节风痛。"

②《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祛风湿,通经络,杀虫。治毒蛇咬伤,跌打损伤,腰膝疼痛,疥癣,鞘膜积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备注本品在部分地区作海桐皮使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白刺花

    《中药大辞典》:白刺花药材名称白刺花拼音Bái Cì Huā别名白花刺(《贵州草药》),苦刺花(《文山中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白刺花的根。夏季采收。原形态矮小灌木

  • 小金牛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金牛草药材名称小金牛草拼音Xiǎo Jīn Niú Cǎo别名细金牛草、小金不换、七寸金、紫背金牛、紫花地丁[广东]来源远志科远志属植物小花远志Polygala arv

  • 泡桐果

    《中药大辞典》:泡桐果药材名称泡桐果拼音Pào Tónɡ Guǒ出处河南医学院《医药科研资料》3:20~32,1972来源为玄参种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果实。化学成分果实含桐酸、脂肪油

  • 黄海葵

    药材名称黄海葵拼音Huánɡ Hǎi Kuí英文名yellow sea anemone别名海菊花、沙筒、海腚根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葵科动物黄海葵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化橘红

    《中国药典》:化橘红药材名称化橘红拼音Huà Jú Hónɡ英文名EXOCARPIUM CITRI GRANDIS别名化州桔红、橘红、毛橘红、光七爪、光五爪来源本品为芸香

  • 白蔻

    药材名称白蔻拼音Bái Kòu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滑叶山姜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piniatonkinensisGagnep.采收和储藏:果实将熟时采收,烘干或阴干。原形态滑叶山姜,多年

  • 椰子皮

    药材名称椰子皮拼音Yē Zi Pí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椰子(《海药本草》),又名:胥余(《史记》),胥耶(《汉书》),越王头(《南方草木状》),椰栗(

  • 喜树皮

    《中药大辞典》:喜树皮药材名称喜树皮拼音Xǐ Shù Pí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珙桐科植物喜树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喜树"条。功能主治治牛皮癣:喜树

  • 铁藤根

    《中药大辞典》:铁藤根药材名称铁藤根拼音Tiě Ténɡ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巴豆藤的根。秋季采集。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攀援灌木,长可达15米。幼枝有平贴亮棕色短柔毛,后

  • 地柏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柏叶药材名称地柏叶拼音Dì Bǎi Yè别名地柏枝、金花草、凤凰尾、避风草、奶子草、石灰草来源蕨类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华中铁角蕨Asplenium sar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