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水桐木

水桐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桐木

药材名称水桐木

别名水同木、哈正榕

来源桑科水桐木Ficus harlandii Benth.,以根皮、叶入药。

生境分部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功能主治补气,润肺,活血,渗湿利尿。治五痨七伤,跌打,小便不利,湿热腹泻。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水桐木

药材名称水桐木

拼音Shuǐ Tónɡ Mù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水桐木的根皮、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fistulosa Reinw.ex B1.[F.har-landii Ben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乔木。嫩枝被少许硬毛,有乳汁。单叶互生,少有对生;叶柄长1.5-8cm,幼时略被毛;托叶卵状披针形,长约1.7cm;叶片纸质,椭圆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7-32.5cm,宽4-19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全缘或稍呈浅波形,背面有小凸点;基出脉5条,侧脉6-8对。隐头花序(榕果)簇生于老干发出的瘤状小枝上,近球形,直径1-1.5cm,基部收缩成一短柄,基部苞片3,细小;总花梗长0.8-2.4cm;雄花、瘿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内;雄花无梗,着生于榕果内壁近口处,花被片3枚,雄蕊1,花丝短;瘿花具梗,无花被,花柱侧生;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雌花花被片4,狭管状。瘦果近方斜形。花、果期全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湿润雨林或山地、丘陵、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主湿热小便不利;腹泻;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戟形石韦

    药材名称戟形石韦别名大叶下红、叶下红来源蕨类水龙骨科戟形石韦Pyrrosia hastata (Thunb.) Ching,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南。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止血,祛痰。主治跌损失血

  • 蔷薇露

    《中药大辞典》:蔷薇露药材名称蔷薇露拼音Qiánɡ Wēi Lù别名阿刺吉(《群芳谱》),蔷薇花露(《新本草备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花的蒸馏液。功能主治①

  • 大金香炉

    《中药大辞典》:大金香炉药材名称大金香炉拼音Dà Jīn Xiānɡ Lú别名假豆稔(《南宁市药物志》),豹牙郎、石老虎(《广西药植名录》),白爆牙郎(《广西中草药》)。出处《南宁

  • 华萝藦

    药材名称华萝藦别名奶浆藤来源萝藦科华萝藦Metaplexis hemsleyana Oliv.,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河北、江西、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功能主治补肾强壮。主治肾亏遗精,少乳

  • 鹦鹉

    《中药大辞典》:鹦鹉药材名称鹦鹉拼音Yīnɡ Wǔ别名鹦鹘(汪颖《食物本草》),干皋、鹦哥(《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鹦鹉科动物绯胸鹦鹉等的肉。原形态体长约30厘米。嘴强大,甚钩曲,上嘴与头骨连接

  • 桧叶

    《中药大辞典》:桧叶药材名称桧叶拼音Guì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柏科植物圆柏的叶。原形态圆柏(《尔雅翼》),又名:栝(《禹贡》),桧(《诗经》),刺柏(《本草汇言》),红

  • 翼枝榆

    药材名称翼枝榆拼音Yì Zhī Yú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春榆的树皮、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us davidiana Planch.var.japonica(Rehd.)Nakai[Ulm

  • 蚕豆叶

    《中药大辞典》:蚕豆叶药材名称蚕豆叶拼音Cán Dòu Yè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叶。化学成分叶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7-鼠李糖甙、D-甘油酸、5-甲

  • 冻绿刺

    《中药大辞典》:冻绿刺药材名称冻绿刺拼音Dònɡ Lǜ Cì别名鸭屎树、野苦楝子、洞皮树、臭李子、老鹤眼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鼠李科植物圆叶鼠李的茎叶、根皮。 夏、秋采收。晒干。

  • 薄叶卷柏

    《全国中草药汇编》:薄叶卷柏药材名称薄叶卷柏别名地柏、岩卷柏、地柏桠来源蕨类卷柏科薄叶卷柏Selaginella delicatula (Desv.) Alsto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