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湖北楤木

湖北楤木

药材名称湖北楤木

拼音Hú Běi Sǒnɡ Mù

别名刺包头、飞天蜈蚣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湖北楤木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lia hupehensis Hoo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根部,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湖北楤木 灌木或乔木,高达12m。小枝密生黄棕色绒毛,有刺。叶为二回羽状复叶;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深棕色,先端离生部分披针形;叶轴和羽片轴密生绒毛;羽片对生,有小叶9,基部有小叶1对;小叶往纸质,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8-13cm,宽3-6cm,先端长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上面粗糙,脉上必生细糙毛,下面密生黄棕以绒毛,边缘有锯齿,齿有刺尖,侧脉约8对。圆锥花序顶生,长25-35cm,分枝2-5个,指状排列;伞形花序在二级分枝上单个顶生,或另有1-2个侧生分辩率形花序,有花10-20朵;苞片披针形,宿存,小苞片线形;萼无毛,边缘有5个三角形尖齿;药瓣5,白以,卵状三角形;雄蕊5;子房5室,花柱5,离生,反曲。果实球形,直径约4mm,黑色,有5棱。花期7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m的北向山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骨折;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烂,酒炒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角翅卫矛根

    药材名称角翅卫矛根拼音Jiǎo Chì Wèi Máo Gēn别名蜘蛛果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角翅卫矛Euonymus cornutus Hemsl.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 獭胆

    《中药大辞典》:獭胆药材名称獭胆拼音Tǎ Dǎ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鼬科动物水獭的胆或胆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獭肝"条。性味《纲目》:"苦,寒,无毒。"功能主

  • 青羊角

    药材名称青羊角拼音Qīnɡ Yánɡ Jiǎo来源偶蹄目牛科青羊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以角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镇静,退热,明目,止血。主治小儿惊痫,

  • 倒钩刺

    《中药大辞典》:倒钩刺药材名称倒钩刺拼音Dǎo Gōu Cì别名小乌泡、小倒钩刺、刺黄连、刺茶、散血草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三叶悬钩子的全株。夏、秋采收。晒干。原形态直立小灌木,

  • 问荆

    《全国中草药汇编》:问荆药材名称问荆拼音Wèn Jīnɡ别名节节草、接续草、马草、笔头菜来源为木贼科木贼属植物问荆Equisetum arvense L.的全草。夏、秋采割,晒干。成品绿色,

  • 还阳参

    《中药大辞典》:还阳参药材名称还阳参拼音Hái Yánɡ Shēn别名天竺参、万丈深、竹叶青、独花蒲公英(《滇南本草》),铁刷把、有根无叶(《文山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

  • 扁竹测

    药材名称扁竹测拼音Biǎn Zhú Cè别名小扁草、扇子草、滚龙细辛、草灵芝、小石菖蒲、苍草、复生草、扁竹兰、消疝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叉柱岩菖蒲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fieldia

  • 荠菜子

    《中药大辞典》:荠菜子药材名称荠菜子拼音Jì Cài Zǐ别名蒫、荠实(《尔雅》),菥蓂子(《食性本草》),蒫实(《纲目》),粽子(《东北药植志》)。出处《千金·食治》来

  • 筋骨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筋骨散药材名称筋骨散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荨麻叶腐卑Premna urticifolia Rehd.,以根入药。夏秋采根,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微辛,微温。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

  • 绿豆衣

    药材名称绿豆衣拼音Lǜ Dòu Yī别名绿豆皮来源豆科菜豆属植物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的种子皮。性味甘,寒。功能主治解热毒,退目翳。用法用量1~3钱,煎服。备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