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牛骨

牛骨

《中药大辞典》:牛骨

药材名称牛骨

拼音Niú Gǔ

出处《纲目》

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水牛骨骼

性味《纲目》:"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烧灰,治吐血,鼻洪,崩中,带下,肠风,泻血,水泻。"

②《纲目》:"治邪疟。"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入散剂。外用:烧存性调敷。

复方①治水谷痢疾:牛骨灰同曲炒,等分,为末,饮服方寸匕。(张文仲)

②治鼻中生疮:牛、狗骨烧灰,以腊月猪脂和敷之。(《千金方》)

③治疳疮蚀入口鼻:牛骨烧灰,同猪脂涂。(《十便良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牛骨

药材名称牛骨

拼音Niú Gǔ

英文名Ox bone, Water Buffalo bone

别名牛、水牛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骼。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2.Bubalusbubali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牛时或加工牛肉时留下骨骼,去净列肉,烘干或晾干备用。

原形态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2.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任务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其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

性状性状鉴别,前肢骨:肱骨骨体扭曲,无髁上孔;尺骨、桡骨愈合,尺骨弯曲;掌骨1块,内体长,另一块明显退化。后肝骨:股骨骨体中央圆柱状,远端呈三棱形;胫内发达;腓骨退化;骨1个,内体长,另1退化。髌骨窄长形,上缘宽,下渐尖,内侧有一大隆起,质地坚实而重。前后肢骨断面骨髓腔大。气微膻。

化学成分牛骨以无机成分为主,其中Ca3(PO4)2约86%,Mg3(P04)2约1%,其它钙盐约7%,氯约0.2%:,氟约0.3%。钙盐有葡糖酸钙(calcium gluconate),甘油磷酸钙(calcium glycerophosphate),泛酸钙(calcium pantothenate)。其有机成分为多种蛋白质,其中内胶原(ossein)构成网络分布于骨中骨胶原一如皮肤中的胶原,与水共煮,则生明胶。牛骨的脂肪含量,因骨的种类而异为12%-20%,构成脂肪的脂肪酸,主要是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及油酸(oleic acid),但也含少量的亚油酸(linoleic acid)等。牛骨的脂肪常集中于骨的髓部。还含C16、C18脂肪酸。

药理作用1.骨诱导作用新生小牛股骨经粉碎、脱胎、消化和部分脱蛋白后,植入家兔挠骨缺损处,有明显骨诱导作用,如移植单纯异种皮质骨,16星期时可见部分家兔的骨缺损得到完全修复。如异种骨加自身红骨髓一起移植效果更好,术后4星期显示明显骨诱导现象,16星期时多数骨缺损愈合,以异种皮质松质混合骨和自身红骨髓复合移植效果最好。免疫荧光检查显示植骨局部炎症反应轻微,表明移植骨的抗原性很弱。从牛骨制取的骨形发生蛋白(BMP)植入 AKR种系小鼠或C3H种系小鼠股肌均有明显异位骨诱导作用,术后1星期有未分化梭形细胞长久BMP,并增生分化为软骨细胞,术后2星期在软骨内及软骨周围发生骨化,3星期带有骨小梁并内衬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海绵状骨形成,并含有活性增生的骨髓,4星期后骨髓被脂肪组织代替。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在肥大的软骨细胞周围基质中有I型胶原,这些富含I型胶原的基质由BMP诱生的肥大的软骨细胞产生。从牛脱去矿物质的牛盐酸派提取物中纯化的骨诱导蛋白组分与I型胶原一起植入大鼠胸廓皮,有良好骨诱导作用。由脱矿牛骨提取物中纯化的一种25-kDa同型二聚体蛋白activindA(I)对BMP诱导异位骨形成有明显促进作用。将I与部分纯化的牛BMP(BMP.2, BMP-3)一同植入大鼠皮下组织,值入后第14人碱性磷酸酶活性显着增强,带有少量软骨的网状骨质广泛形成,表明I在调节骨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另有报道,从脱矿骨基质中提取的不完整胶原(atelocollsgen,AC)对牛骨BMP的骨诱导有剂量相关的增强作用。从脱矿牛骨基质提取的成骨素(在新鲜牛骨中含量为 0.03mg/kg),其骨诱导活性远强于BMP。有关骨基质明胶(BMP)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骨诱导作用,尚可参阅“猪骨”的药理部分。

2.其他作用给6-7岁儿童牛骨髓骨粉酥糖,连续3个月,其龋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身高、体重的增长也优于对照组,更有减少感冒,使注意力集中,智商卜升等优越性。从牛软骨中提取软骨抗肿瘤组分( CATC),利用3H-TdR掺入法研究其对肿瘤细胞DNA合成的抑制作用,当CATC浓度低于1250μg/ml时,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和QGY7733肝癌细胞有剂量相关的抑制作用,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对QGY7703细胞的抑制作用,而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则有促进作用,当浓度为 313μg/ml时,促进作用最强。但高浓度的 CATC(5000μg/ml)对上述 3种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CATC对两种肿瘤子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强。此外,CATC对小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上述实验表明,CATC既能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也能抑制血管生成而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从而能更充分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心;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蠲痹;截疟;敛疮。主关节炎;泻痢;疟疾;疳疮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入散剂,3-5g。外用:适量,烧存性调敷。

各家论述1.《日华子本草》:烧灰,治吐血,鼻洪,崩中、带下,肠风,泻血,水泻。

2.《纲目》:治邪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带鱼

    《中药大辞典》:带鱼药材名称带鱼拼音Dài Yú别名鞭鱼(《医林纂要》),带柳(《福清县志》),裙带鱼(《柑园小识》),海刀鱼、鳞刀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出处《本草从新》来

  • 娃儿藤

    药材名称娃儿藤拼音Wá ér Ténɡ别名七层楼、一见香、小尾伸根、三十六荡(《江西草药》),老君须、藤老君须、白龙须、黄茅细辛、三十六根(《湖南药物志》)。出处《江西草

  • 鸡雪莲

    药材名称鸡雪莲拼音Jī Xuě Lián别名披针新月蕨、地苏木、过山龙、蕨萁钻石黄来源蕨类蹄盖蕨科披针新月蕨Abacopteris penangiana (Hook.) Ching,以根状茎

  • 黄花鸢尾

    药材名称黄花鸢尾拼音Huánɡ Huā Yuān Wěi别名开口箭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黄花鸢尾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wilsonii C.H.Wrigh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

  • 赶黄草

    药材名称赶黄草拼音Gǎn Huánɡ Cǎo别名扯根菜、山黄鳝、水杨柳[四川]、水泽兰[贵州]来源景天科扯根菜属植物赶黄草Penthorum chinense Pursh,以全草入药。秋后采

  • 紫八宝

    药材名称紫八宝拼音Zǐ Bā Bǎo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大科植物紫八宝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lotelephium purpureum(L.)Holub[Sedumpur pureum(L.)

  • 红药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药子药材名称红药子拼音Hónɡ Yào Zǐ别名红要子、白药子[西北]、金荞仁来源为蓼科翼蓼属植物翼蓼Pteroxygonum giraldii Damm.

  • 鲦鱼

    《中药大辞典》:鲦鱼药材名称鲦鱼拼音Tiáo Yú别名鮂、黑鰦(《尔雅》),白鲦(《毛诗笺》),参鱼、肉条鱼(《尔雅翼》),鲹鱼(《纲目》),白漂子(《黑龙江流域鱼类》),鲹鲦(《

  • 胃友果

    药材名称胃友果拼音Wèi Yǒu Guǒ别名野樱桃。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野扇花Sarcococca ruscifolia Stapf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rcococca ruscif

  • 红轮千里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轮千里光药材名称红轮千里光别名甲客儿[藏名]来源菊科红轮千里光Senecio flammeus Turcz. ex DC.,以全草、花入药。生境分部西北及东北部。性味苦,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