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狗脑

狗脑

《中药大辞典》:狗脑

药材名称狗脑

拼音Gǒu Nǎo

别名狗脑髓(《医学入门》)。

出处《别录》

来源为犬科动物脑髓

化学成分脑的各部,化学组成并不一致,含率颇不相等。灰白质含水分78.7%,蛋白质1.70%,灰分1.51%;白质的含量相应为70.7%,1.82%,2.69%。两者均含有脂类,不等量的氯、磷、钠、钙、镁、钾、铁等。脑桥含水分70.11%,固形物29.89%,其中蛋白质占30.79%,类脂62.96%。类脂中含磷脂29.97%,硫脂8.47%。脑桥还含蛋白质硫和蛋白质磷。

功能主治《别录》:"主头风痹痛,疗下部匿疮,鼻中息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半具到一具。外用:捣敷。

复方治眉毛鬃发火烧疮瘢,毛不生:蒲灰,狗脑和敷。(《千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狗脑

药材名称狗脑

拼音Gǒu Nǎo

英文名Dog's brains

别名狗脑髓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脑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is familiari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剥皮,将头骨剖开,取出脑髓,鲜用。

原形态家狗,狗是家畜之一。体形大小毛色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的狗,体格匀称。鼻吻部较长,眼呈卵圆形,两耳或坚或垂。四肢科研矫健,前肢5趾,后肢4趾。具爪,但爪不能伸缩。尾呈环形或镰刀形。狗为肉食性动物,因长期驯化的结果,已变为杂食性动物,其嗅觉与听觉都很灵敏,记忆力很强,奔跑迅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狗的繁殖每年1-2次,仔数因品种而有所不同。一般2-3只,多至12只。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化学成分脑的各部,化学组成并不一致,含率颇不相等。灰白质含水分78.7%,蛋白质1.70%,灰分1.51%;白质的含量相应为70.7%,1.82%,2.69%。两者均含有脂类,不等量的氯、磷、钠、钙、镁、钾、铁等。脑桥含水分70.11%,固形物29.89%,其中蛋白质占30.79%,类脂(lipoids)62.96%。类脂中含磷脂(phosphatides)29.97%,硫脂(sulfatides)8.47%。脑桥还含蛋白质硫和蛋白质磷。

性味味甘;咸;性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解毒敛疮。主头风痹痛;下部慝疮;鼻中息肉;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半具至1具。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名医别录》:主头风痹痛,疗下部NIE疮,鼻中息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毛鸡

    药材名称小毛鸡拼音Xiǎo Máo Jī别名小鸦鹃来源鹃形目杜鹃科小鸦鹃Centropus bengalensis lignator Swinhoe,以除去内脏的干燥体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

  • 小地扭

    《中药大辞典》:小地扭药材名称小地扭拼音Xiǎo Dì Niǔ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小地扭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一年生小草本,高6~13厘米。茎直立,方形,棱上有细短柔毛。叶对

  • 油柑根

    《中药大辞典》:油柑根药材名称油柑根拼音Yóu Gān Gēn别名余甘子根(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柑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蕨

    药材名称***蕨拼音Bái Fěn Jué别名小蕨萁来源蕨类中国蕨科华北粉背蕨Aleuritopteris kuhnii (Milde)Ching,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

  • 南山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南山藤药材名称南山藤别名假夜来香、各山消、苦凉菜、帕格俄姆、帕空耸[傣语]、苦菜藤、通光散、团叶藤来源萝藦科南山藤Dregea volubilis (L. f.) Benth. e

  • 一把伞

    药材名称一把伞拼音Yì Bǎ Sǎn别名岩谷伞、茴心草、茴新草、小青药、阿收鸡、太阳针、回心草出处本品以一把伞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一把伞生大理府石上,似峨眉万年松而叶圆。”考其附图,其原

  • 八宝镇心丹

    药材名称八宝镇心丹拼音Bā Bǎo Zhèn Xīn Dān别名大叶沿阶草、褐鞘沿阶草来源百合科八宝镇心丹Ophiopogon dracaenoides (Baker) Hook. f.,以

  • 刺楸树叶

    药材名称刺楸树叶拼音Cì Qiū Shù Yè英文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Kondz.别名鸟不宿叶、刺楸叶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祛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马蛋果

    药材名称马蛋果拼音Mǎ Dàn Guǒ英文名Fragrant Gynocardia别名沙梨果树木瓜。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马蛋果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noc

  • 黑大豆皮

    《中药大辞典》:黑大豆皮药材名称黑大豆皮拼音Hēi Dà Dòu Pí别名黑豆衣(《江苏植药志》)。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黑色的种皮。取黑大豆用清水浸泡,待其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