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独一味

独一味

《全国中草药汇编》:独一味

药材名称独一味

拼音Dú Yí Wèi

来源唇形科植物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 (Benth.) Kudo,以根状茎入药。9~10月采收,拔起全株,抖去泥沙,晒至五成干时,截去地上部分及须根,再晒至足干即成。

性味苦,微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腰部扭伤。

用法用量1~2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独一味

药材名称独一味

拼音Dú Yí Wèi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唇形种植物独一味根茎全草。9~10月采,拔取全株,去净泥土,截去叶及须根,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矮小草本。根及根茎直立,较粗,横径可达2厘米左右,表面有棱起皱纹。无茎。单叶基生,4枚,辐状两两相对,平展;菱状圆形或肾形,质厚,径6~12厘米,边缘具圆齿,下面网脉多凹陷,密被绒毛;叶柄宽。轮伞花序组成头状或短穗状,长3.5~7厘米;苞片丝状,先端针形;花萼紫绿色,漏斗状,长约8毫米,疏被粗硬毛,具短裂齿,齿端刺状;花冠小,淡红紫色,唇形,上唇盔被短毛;雄蕊4;花柱着生于子房基底,顶端2裂。小坚果卵圆形。花期5~7月。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强度风化的碎石滩中或高山草地。分布西藏、四川、甘肃等高原地区。产四川。

性状干燥根长约7~15厘米,粗约1~2厘米。表面枯黄色至黄褐色,根茎剐、或无,全体扭曲而粗糙,有纵纹,尾端细小,少有2~3分枝,多已断碎。质坚硬,干枯,断面木质部多已腐朽,呈乌褐色。外围肉质暗淡,无光泽。气腥臭,味苦,入口久则有麻痹感。以根条粗壮、匀净者佳。

性味苦,微寒。

①《四川中药志》:"苦,微寒,有小毒。"

②《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苦,温。"

功能主治活血,行瘀,消肿,止血。治跌伤筋骨,闪腰挫气,关节积黄水。

①《四川中药志》:"活血行瘀,止痛,行气,消肿,续筋接骨。治跌伤筋骨及闪腰挫气等症。"

②《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补髓,止血。治浮肿后流黄水,关节积黄水,骨松质发炎。"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或入散剂,1~2钱。

注意《四川中药志》:"无瘀滞及孕妇勿服。"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独一味

药材名称独一味

拼音Dú Yí Wèi

英文名Common Lamiophlomis, Root of Common Lamiophlomis

别名巴拉努努、吉布孜、麦朵昌巴、哈努巴拉、札江温保、哈吾巴拉、达干木、达折合巴、野秦艽、大巴、打布巴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独一味的根及根茎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miophlomis rotata (Benth.) Kudo.

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拔取全株,去净泥土,截去叶及须根,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无茎矮小草本。根及根茎圆柱状,强直,直径可达2cm。叶于基部丛生,常4枚,呈辐射状平展,圆形或肾形,质厚,长6-13cm,宽6-12cm,边缘具圆齿,上面密被白色疏柔毛,下面网脉多凹陷,密被绒毛。轮伞花序组成头状或短穗状,长3.5-7cm;苞片丝状,先端针形;花萼紫绿色,漏斗状,长约8mm,被粗硬毛,具短裂齿,齿端刺状;花冠唇形,淡紫红色,上唇近圆形,边缘具齿牙,自内面密被柔毛,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外被微柔毛,内面在中裂片中部被毛;雄蕊4;前对稍长,花药2室,室汇合,极叉开;花柱先端2浅裂。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包被于突萼内。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700-4500m的高原或高山上强度风化的碎石滩中或石质山草甸、河滩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圆锥形,长10-15cm,直径7-16mm,表面棕黄色,具浅槽、棱及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边缘浅棕色,内环黄白色,中心枯朽。茎呈方柱形,表面粗糙,被毛。叶暗绿色或褐绿色,多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鞭形、扇形、肾形或三角形,长5-12cm,宽6-15cm,先端圆,边缘有钝齿,两面均有毛。轮伞花序,花序轴密生短柔毛;花冠二唇形,紫色,多已脱落;宿萼聚集,表面观呈蜂窝状,萼齿5,外被疏刚毛,齿端具刺尖。气微香,味微甜,后微涩。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有非腺毛和遥毛;腺毛头部8细胞,柄单细胞。气孔下陷,栅栏组织2列细胞,海绵组织中有草酸钙小针晶和小方晶。主脉明显向下凸出,上面微凹,维管束外韧型。主脉上、下表皮内侧有厚角细胞1-2列。

粉末特征:棕褐色。①叶表皮碎片有众多非腺毛,2-3细胞,壁较厚,具疣状突起;偶见腺毛,头部多细胞,柄单细胞。②叶肉细胞不规则形,含草酸钙针晶,长7-10cm,小方晶稀少。③气孔不定式、不等式或直轴式。④纤维长梭形,壁孔横裂。⑤花粉粒类圆形,浅棕色,表面光滑,具3孔沟。

化学成分叶含木犀草素(luteolin),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3-O-阿拉伯糖甙(quercetin-3O-glucoside),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3-O-阿拉伯糖甙(quercetin-3-O-arabinoside),芹菜素-7-O-新陈皮甙(api-genin-7-O-neohesperidoside)[1]。

根含1-羟基-2,3,5-三甲氧基呫吨酮(1-hydroxy-2,3,5-trimethoxyxanth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榈酸(palmitic acid)[1],独一味素(lamiophlomiol)A、B[2]、C[3]等。

地上部分含山栀甙甲酯(shanzhiside methyl ester),8-O-乙酰基山栀甙甲酯(8-O-acetylshanzhiside methyl ester),胡麻属甙(sesamoside)[4]。

药理作用1.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独一味皂甙500mg/(kg·d)、独一味醇提物以300mg/(kg,d)或150mg-(kg,)给荷瘤小鼠腹腔注射,连续10d,对移植性肿瘤EC有显着抑制作用,皂甙对Hep实体瘤析也有显着抑制作用。同样剂量的皂甙给S180肉瘤小鼠连续用药12d,也有一定疗效。皂甙还可使荷瘤小鼠脾甙50mg/(kg,d)、100mg/(kg,d),连续5d给动物腹腔注射,均显着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及指数、E-玫瑰花结形成率及酯酶染色阳性率,表明独一味有显着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2]。

2.镇痛作用 独一味浸膏10%以0.28ml/10g、0.14ml/10g给小鼠灌胃,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持续时间约2h。浸膏还可显着抑制小鼠醋酸性扭体反应,0.19-3.0g/kg的镇痛作用与0.23g/kg阿司匹林作用相当[2]。

3.止血作用 小鼠尾静脉止血实验中,10%、5%浸膏各0.14ml/10g给小鼠薄胃,有显着止血作用。独一味对大鼠肝脏切割性创口有局部止血作用[2]。

4.抗菌作用 独一味浸膏在滤纸片法中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产气杆菌有抑菌作用。独一味叶皂甙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产气杆菌、枯草杆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显着抑菌作用[2]。

5.毒性 小鼠一次口服独一味浸膏的LD50为13.5g/kg。浸膏1.5g/kg给麻醉家兔肠内注入,无中毒表现。浸膏以0.1g/kg、0.5g/kg给犬灌服,连续21d,对动物活动、一般状态、血象、肝及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病理组织切片各脏器大部分未见异常,偶见血管扩张充血和肝组织坏死[2]。

鉴别理化鉴别 (1)本品粉末置紫外光灯下,显黄色荧光。

(2)取本品粗粉5g,加乙醇40ml,加热回流1h,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加5%盐酸15ml,搅溶,滤过,滤液供以下试验:①取滤液6ml,分置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硅钨酸、***钾及改良碘化铋钾试剂,分别出一白色、橙黄色絮状物混浊及沉淀。(检查生物碱类)②取滤液4ml,用氨水调至碱性,用氯仿10ml,3次提取,提取液合并,深缩至0.5ml。取0.1ml滴于滤纸上,喷改良碘化铋钾试齐,滤纸显红色斑点。(检查生物碱类)

性味味甘;苦;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跌打;筋骨疼痛;关节肿痛;痛经;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或作散剂,3-6g。

注意《四川中药志》:无瘀滞及孕妇勿服。

各家论述1.《四川中药志》:活血行瘀,止痛,行气,消肿,续筋接骨。治跌伤筋骨及闪腰挫气等症。

2.《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补髓,止血。治浮肿后流黄水,关节积黄水,骨松质发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假葡萄

    药材名称假葡萄拼音Jiǎ Pú Tɑo别名补刀藤、穿过山、山葫芦(《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葡萄科植物小果野葡萄的根皮、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木质藤本,有间断性卷须。枝圆

  • 茅苍术

    药材名称茅苍术拼音Máo Cānɡ Shù英文名Swordlike Atractylodes Rhizome别名茅术、南苍术、穹窿术来源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

  • 黄花虱麻头

    药材名称黄花虱麻头拼音Huánɡ Huā Shī Má Tóu别名密马专、黐头婆来源椴树科刺蒴麻属植物刺蒴麻Triumfetta bartramia L.,以全株入药。四

  • 柑核

    《中药大辞典》:柑核药材名称柑核拼音Gān Hé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或瓯柑等多种柑类的种子。性味苦,温,无毒。归经入心、肝。功能主治主肾疰腰痛,膀胱气痛,小肠疝气,卵肿偏坠

  • 广香藤

    药材名称广香藤拼音Guǎnɡ Xiānɡ Ténɡ别名降香藤、钻山风、铁牛钻石、香藤、黑风藤、小香藤、香藤风、铁钻、笼藤、山龙眼藤、飞扬藤、古风子、藤龙眼出处《植物名实图考》载:"广香藤产于南安,绿叶

  • 金樱叶

    《中药大辞典》:金樱叶药材名称金樱叶拼音Jīn Yīnɡ Yè别名塘莺薳(《生草药性备要》)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嫩叶。性味《生草药性备要》:"味辣,性平。"

  • 龟版

    药材名称龟版拼音Guī Bǎn别名龟甲、神屋(《本经》),龟壳(《淮南子》),败龟甲(《小品方》),败将、败龟版(《日华子本草》),龟筒(《本草衍义》),龟下甲(朱震亨),龟底甲(《药品化义》),龟腹

  • 凌霄花

    《中国药典》:凌霄花药材名称凌霄花拼音Línɡ Xiāo Huā英文名FLOS CAMPSIS别名紫葳、五爪龙、红花倒水莲、倒挂金钟、上树龙、上树蜈蚣、白狗肠、吊墙花、堕胎花来源本品为柴葳科

  • 翅果藤

    药材名称翅果藤别名多翅果、野甘草、逗屁股果、奶浆果、大对节生来源萝藦科翅果藤Myriopteron extensam (Wight) K. Schu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贵州、云南。性味甘、苦

  • 柠檬桉果

    药材名称柠檬桉果拼音Nínɡ Ménɡ ān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柠檬桉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alyptus citriodora Hoo.f..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