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猪母柴根

猪母柴根

药材名称猪母柴根

拼音Zhū Mǔ Chái G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反针叶荚蒾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lancifolium Hsu.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披针叶荚蒾常绿灌木,高约2m。幼枝、叶下面、叶柄、花序和萼筒外均有红褐色微细腺点,当年小枝四角状,连同叶、叶柄、花序、萼筒及萼裂片边缘均被黄褐色簇状毛,或夹生叉状或简单短毛和长毛。叶对生;叶柄长8-15mm;叶片纸质,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9-19cm,宽2-4cm,先端簪渐尖,基部圆或钝形,边缘通常离基部1/3以上疏生开展的尖锯齿,上面有光泽,侧脉7-12对,最下一对有时几为三出脉状,连同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小脉横列,并行,下面稍凸起。复伞形聚伞花序顶生,直径约4cm;总花梗长1.5-4cm;花生于第3-4级辐射枝上;苞片和小苞片条状披针形;萼筒筒状,长约1mm,萼檐具5微齿;花冠白色,辐状,直径约4mm,裂片略长于冠筒;雄蕊略高出花冠。核果红色,球形,直径7-8mm;核扁,常带方形,腹面凹陷,有2条浅沟,背面凸起而无汉。花期5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500m的山坡疏林中、林缘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江西及福建。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塔子根

    《中药大辞典》:黑塔子根药材名称黑塔子根拼音Hēi Tǎ Zǐ Gēn别名油柿根(《分类草药性》)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根。9~11月采挖,晒干。原形态福州柿,又名:黑塔子、黑丁香、

  • 味牛膝

    《全国中草药汇编》:味牛膝药材名称味牛膝别名味膝、尾膝、未牛膝、土牛膝、窝牛膝来源爵床科味牛膝Strobilanthes grossus C. B. Clarke 或 S. forrestii Die

  • 蔊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蔊菜药材名称蔊菜拼音Hǎn Cài别名野菜子、铁菜子、野油菜、干油菜、山芥菜、地豇豆来源十字花科蔊菜属植物蔊菜Rorippa montana (Wall.) Small或

  • 构皮麻

    《中药大辞典》:构皮麻药材名称构皮麻拼音Gòu Pí Má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桑科植物小构树的嫩枝叶、树汁或根皮。夏、秋采根。原形态小构树,又名:葡蟠、酱叶树、尖

  • 华南毛蕨

    药材名称华南毛蕨拼音Huá Nán Máo Jué英文名Parasitic Cyclosorus别名冷蕨棵、大风寒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华南毛蕨的全草。

  • 榕须

    《中药大辞典》:榕须药材名称榕须拼音Rónɡ Xū别名半天吊(《生草药性备要》),吊风根、榕树须(《岭南采药录》),榕树吊须(《广东中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桑科植物榕树的气根。全年可

  • 滇南寄生

    药材名称滇南寄生拼音Diān Nán Jì Shē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锈毛梨果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rrula ferruginea(Jack)Danser[Loran

  • 驱风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驱风通药材名称驱风通别名大叶臭椒、有刺盐肤木、刺椿木、天星木、血虎、红簕通来源芸香科驱风通Zanthoxylum rhetsoides Drake,以茎、枝、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

  • 龙眼花

    《中药大辞典》:龙眼花药材名称龙眼花拼音Lónɡ Yǎn Huā出处《泉州本草》来源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花蕾。功能主治《泉州本草》:"诸种淋症,龙眼花煎汤服;下消、小便如豆腐,龙眼花一两,合猪赤肉炖食,

  • 鹿梨

    《中药大辞典》:鹿梨药材名称鹿梨拼音Lù Lí别名檖(《诗经》),赤罗(《毛诗传》),罗(《尔雅》),山梨、杨檖、鼠梨、赤萝(陆玑《诗疏》),树梨(《纲目》),酸梨(《植物名实图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