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甘蕉根

甘蕉根

药材名称甘蕉根

拼音Gān Jiāo Gēn

出处《别录》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甘蕉根茎。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根含酚类。

性味甘涩,寒。

①《别录》:"大寒。"

②《唐本草》:"味甘,寒,无毒。"

③厦门《新医疗法与中草药选编》:"甘涩,大寒。"

归经得配本草》:"入足阳明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热喘,血淋,热疖痈肿。

①《别录》:"主痈肿结热。"

②《唐本草》:"捣汁服,主产后血胀闷,敷肿,去热毒亦效。"

③《本草求原》:"治一切肿毒,发背欲死,血淋涩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外用:捣汁涂或捣烂敷。

注意得配本草》:"多服动冷气,胃弱脾弱,肿毒系阴分者禁用。"

复方①治麻疹肺热痰喘:鲜香蕉根二钱,马齿苋一两,六月霜八钱。合捣烂绞汁,炖微温,去沫内服。(《泉州本草》)

②预防白喉:鲜香蕉根一两,蟛蜞菊五钱。水煎服。

③治血淋:鲜香蕉根四两,旱莲草一两。水煎服。

④治热疖肿毒:鲜香蕉根捣烂,外敷患处。(②方以下出厦门《新医疗法与中草药选编》)

临床应用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取新鲜香蕉根去皮洗净,捣烂绞汁,每日1000~1500毫升,分多次口服,每次少量,以服后不呕吐为度。亦可加蜂蜜适量调味。昏迷者可用鼻饲。一般服3~4天后体温即逐渐下降。待体温稳定在37.5℃左右时,可逐步减量,至症状基本消失后停药。据观察,病人服香蕉根汁后,先出现泄泻、尿量增多现象,随之高热迅速下降,病情好转。并无因水分排泄增多而产生脱水之弊。由于解决了高热问题,从而避免或减轻了惊厥和呼吸衰竭等险象,使病情得以转化。服用香蕉根汁后大便泄泻较多是正常现象;如无泄泻并出现腹胀者,则热度便难以下降,病情就会恶化。故在服香蕉根汁期间,忌用冬眠药和阿托晶类药物,以免抑制胃肠蠕动引起腹胀。如服药后无泄泻,可配合灌肠或口服元明粉1~2钱,1日2次。在使用本法同时仍应配合物理降温,使高热得到迅速控制。治疗117例,治愈110例,有后遗症1例,死亡6例。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佛手露

    《中药大辞典》:佛手露药材名称佛手露拼音Fó Shǒu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芸香种植物佛手的果实的蒸馏液。性味《纲目拾遗》:"味淡。"功能主治①《金氏药帖

  • 香花菜

    药材名称香花菜拼音Xiānɡ Huā Cài别名绿薄荷、青薄荷(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留兰香的全草。5~8月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1.3米,

  • 乌蔹莓五加

    药材名称乌蔹莓五加拼音Wū Liǎn Méi Wǔ Jiā英文名bark of Treebineleaf Acanthopanax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乌蔹莓五加的根皮。

  • 猪肺

    《中药大辞典》:猪肺药材名称猪肺拼音Zhū Fèi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肺。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甘,平。①《本草图经》:"微

  • 风叶藤

    药材名称风叶藤别名毛叶***藤、左爬藤、葫芦叶、粗壳藤、左边藤来源葡萄科风叶藤Cissus assamica (Laws.) Crai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性味淡、微涩,平。功能

  • 杨栌耳

    《中药大辞典》:杨栌耳药材名称杨栌耳拼音Yánɡ Lú ěr别名杨庐耳(《政和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寄生于杨栌树上的木耳。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木耳"条

  • 一叶荻

    药材名称一叶荻拼音Yí Yè Dí别名叶屈珠、小粒蒿、花扫条、马扫帚牙、小孩拳、叶下珠(《中国药植志》),狗舌条(《东北木本植物图志》),八颗叶下珠(《浙江天目山药檀志》

  • 拔毒草

    药材名称拔毒草拼音Bá Dú Cǎo别名筋骨草、散血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大籽筋骨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a macrosperma Wall. Ex Benth.采收和储藏:2-

  • 过山蕨

    药材名称过山蕨拼音Guò Shān Jué别名马蹬草、过桥草来源蕨类铁角蕨科过山蕨Camptosorus sibiricus Rup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山东、江苏

  • 大花石上莲

    药材名称大花石上莲拼音Dà Huā Shí Shànɡ Lián别名岩白菜、毛芥菜、还魂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福建苦苣苔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haris fokien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