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白云瓜

白云瓜

药材名称白云瓜

拼音Bái Yún Guā

别名山萝卜

出处本品始载于《滇南本草》,云:"白云瓜,味甘甜,无毒。生金沙江边有水处。梗甚硬。绿青淡黑叶。开紫花。根下结瓜,生食令人不饥。"据《滇南本草》整理组考订,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

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remia yunnanensis (Courch.etGagnep.)R.C.Fang [Ipomoea yunnanensis Courch.et Gagnep.]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挖取块根,除去泥土,切片,晒干。

原形态蓝花土瓜多年生缠绕草本。具纺锤状块根,含淀粉。茎细长,圆柱形,有细棱,密被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0.4-2cm,密被柔毛;叶片菱形或菱状卵形,长3-4.5cm,宽1.5-3cm,先端骤尖或锐尖,具小尖头,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密被黄褐色绢毛;侧脉7-9对,近平行而不弧曲。聚伞花序腋生,着生1-3朵花,或因花序梗二歧分枝而具多花;苞片及小苞片鳞片状;萼片5,不等长,外方2片倒卵状长圆形,长0.8-1.2cm,先端具短尖头,内萼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3-1.4cm,先端钝圆;花冠淡蓝色,狭钟状,长3.5-4cm,冠檐短三角形,疏被黄褐色缘毛;雄蕊5。不等长,花丝基部扩大,被毛;于房无毛,2室,花柱纤细,柱头2球形。蒴果长圆形,4瓣裂。种子黑色,无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3000m的山坡草丛、灌丛中或草坡松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四川。

性味甘;微辛;平

功能主治化痰通络。主中风不语;痰涎壅塞;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熬膏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风轮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风轮菜药材名称风轮菜拼音Fēnɡ Lún Cài别名落地梅花、九塔草、红九塔花、熊胆草、野凉粉草、苦刀草来源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风轮菜Clinopodium ch

  • 獐骨

    《中药大辞典》:獐骨药材名称獐骨拼音Zhānɡ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獐的骨骼。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獐肉"条。性味甘,温。①《别录》:"微温。"②《药性论

  • 金刚散

    《中药大辞典》:金刚散药材名称金刚散拼音Jīn Gānɡ Sàn别名红十字创粉(《云南中医验方》),大接骨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见肿消(《陕西中草药》),红赤葛、红内消、赤葛(《四川常

  • 大千生

    药材名称大千生拼音Dà Qiān Shēnɡ别名冰粉、水晶凉粉、假酸浆、田珠来源茄科假酸浆属植物大千生Nicandra Physaloides (L.)Gaertn.,以全草、果及种子入药。

  • 臭黄荆根

    《中药大辞典》:臭黄荆根药材名称臭黄荆根拼音Chòu Huánɡ Jīnɡ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根。9~10月采。性味①《分类草药性》:"性

  • 小叶双眼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叶双眼龙药材名称小叶双眼龙拼音Xiǎo Yè Shuānɡ Yǎn Lónɡ别名毛果巴豆、桃叶双眼龙、细叶双眼龙、巡山虎来源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毛果巴豆Croton lachnoc

  • 黑石耳

    药材名称黑石耳拼音Hēi Shí ěr别名白石耳、石耳子、岩菇来源药材基源:为皮果衣科植物皮果衣的地衣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rmatocarpon miniatum(L.)Mann.[Liche

  • 亮叶桦叶

    药材名称亮叶桦叶拼音Liànɡ Yè Huà Yè别名光叶桦叶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亮叶桦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tula luminifera H. Winkl.[Betula al-no

  • 蒲种壳

    《中药大辞典》:蒲种壳药材名称蒲种壳拼音Pú Zhǒnɡ Ké别名地蒲壳、扁蒲壳(《苏州本产药材》)。出处《药材资料汇编》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瓠子老熟的干燥果皮。立秋至白露间,采取老热

  • 牛角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角瓜药材名称牛角瓜别名哮喘树、羊浸树、断肠草来源萝藦科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 (L.) Dry. ex Ait. f.,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