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白蜡树皮

白蜡树皮

药材名称白蜡树皮

拼音Bái Là Shù Pí

出处李承祜《药用植物学》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白蜡树树皮。春、秋采收,剥取树皮,晒干。

原形态白蜡树,又名:青榔木、白荆树、小叶梣。落叶乔木,高达15米。小枝光滑,冬芽褐黑色。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具短柄或无柄.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3~10厘米,先端尖锐,基部不对称,锯齿疏浅,两面光滑,背面中脉及侧脉上有毛,叶柄基部膨大。花序圆锥形,顶生于具叶的枝端,长5~15厘米;萼钟形,不规则4裂;花冠缺如;雄蕊2,花药卵状椭圆形,约与花丝等长;子房2室。翅果,倒披针形,长3~4.5厘米,宽4~6毫米。花期5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山谷、山沟、林下。分布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贵州、广东、云南等地。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辛,无毒。"

功能主治治疟疾,月经不调,小儿头疮。

①李承祜《药用植物学》:"治疟。"

②《四川中药志》:"调经,解毒。治月经不调及小儿头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治经闭:白蜡树皮研末,用酒、水各半吞服,早晚各服一次,每次-钱,连服三天。(《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凤凰毛

    药材名称凤凰毛拼音Fènɡ Huánɡ Máo英文名root of Distichous saccolabium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更叶盆距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点腺过路黄

    药材名称点腺过路黄拼音Diǎn Xiàn Guò Lù Huánɡ别名女儿红、露天过路黄、露天金钱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点腺过路黄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hemsle

  • 鸬鹚涎

    《中药大辞典》:鸬鹚涎药材名称鸬鹚涎拼音Lú Cí Xiá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鸬鹚科动物鸬鹚的口涎。功能主治治百日咳。复方①治肾咳,俗呼顿呛,从小腹下逆上而咳,连嗽数

  • 长刺卫矛

    药材名称长刺卫矛拼音Chánɡ Cì Wèi Máo别名刺果卫矛、扣子花、岩风来源卫矛科长刺卫矛Euonymus wilsonii Sprague,以根入药。生

  • 毛轴碎米蕨

    药材名称毛轴碎米蕨拼音Máo Zhóu Suì Mǐ Jué别名舟山碎米蕨、细凤尾草、凤凰路鸡、铁线路鸡、小样线鸡尾来源蕨类中国蕨科毛轴碎米蕨Cheilanth

  • 两栖蓼

    《全国中草药汇编》:两栖蓼药材名称两栖蓼拼音Liǎnɡ Qī Liǎo别名小黄药来源蓼科蓼属植物两栖蓼Polygonum amphibium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

  • 野大豆

    药材名称野大豆别名马料豆、乌豆来源豆科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甘,温。功能主治益肾,止汗。主治头晕,目昏,风痹汗多。用法用量0.

  • 红椽木子

    药材名称红椽木子拼音Hónɡ Chuán Mù Zǐ出处出自《陆川本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刺栲的种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hystrix A.DC.采收和储藏:秋季采

  • 细葛缕子

    药材名称细葛缕子拼音Xì Gě Lǚ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细葛楼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um acrui L.f. gracile(Lindl.)Woff[C.gracile L

  • 莼菜

    药材名称莼菜拼音Chún Cài别名莼来源莼菜科莼菜Brasenia schreberi J. F. Gmel. [B. purpurea Casp.],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