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石芥菜

石芥菜

药材名称石芥菜

拼音Shí Jiè Cài

别名龙骨七、石格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紫花碎米荠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damine tangutorum O.E.Schulz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紫花碎米荠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根状茎细长呈鞭状,匍匐生长,须根短而少。茎单一,不分枝,基部倾斜,上部直立,表面有沟棱,下部无毛,上部有少数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基生叶具长柄,有小叶3-5对,顶生小叶和侧生小叶均为长椭圆形,长1.5-5cm,宽0.5-2cm,先端短尖,边缘具钝齿,基部楔形,无小叶柄,两面和边缘均有少数短柔毛;茎生叶通常仅有3枚,着生于茎的中、上部,具叶柄,长1-4cm,每枚有小时3-5对,与基生小叶相似,但叶形狭小,长约1.5-3cm,宽不到1cm。总状花序顶生,有花十余朵;萼片4,外轮2枚长圆形,内轮长椭圆形,长5-7mm,基部囊状,边缘膜质,白色,外面带有紫色,疏被柔毛;花瓣4,紫色,倒卵状楔形,长8-15mm,先端截形,基部渐狭呈爪状;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约9mm,短雄蕊长7mm;雌蕊1,子房柱状,无毛,花柱与子房近于等粗,柱头不显着。长角果线形而扁,长3-3.5cm,基部具长约1mm的子房柄。种子卵圆形或长椭圆形,褐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在海拔2100-4400m的高山山沟、草地和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产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细长,有较短的须状根。茎长15-50cm;表面黄绿色,有沟棱,下部通常无叶,上部通常有3枚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5对,多皱缩,展平后小叶片长椭圆形,长1.5-3.5cm,宽0.5-1cm,先端短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楔形下延;无柄。总状花序,花紫色。长角果线形而扁,长3-3.5cm,绿褐色。种子长卵形或长椭圆形,长约3mm,宽lmm;褐色。气微,味微苦。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散瘀通络;祛湿;止血。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黄水疮;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6-9g,泡酒服。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蒜梗

    药材名称蒜梗拼音Suàn Gě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花茎。原形态植物详"大蒜"条。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疮肿湿毒。"用法用量外

  • 山胡椒根

    《中药大辞典》:山胡椒根药材名称山胡椒根拼音Shān Hú Jiāo Gēn别名牛筋条根、雷公高(《四川中药志》)。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牛筋树的根。9~10月,挖取根部,洗净,

  • 山大颜

    药材名称山大颜拼音Shān Dà Yán别名九节木、大罗伞、火筒树、盆筒、山大刀、暗山公、刀枪木来源为茜草科九节属植物九节Psychotria rubra (Lour.)Poir.,以根、叶入药。全年

  • 候风藤

    药材名称候风藤拼音Hòu Fēnɡ Ténɡ出处候风藤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蔓草类:"候风藤,南康(在今江西省南部地区南康县境内)山田膛上多有之。长茎丛生,高三四尺,不作藤蔓。叶如木樨叶,面青绿,背黄

  • 大狼毒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狼毒药材名称大狼毒拼音Dà Lánɡ Dú别名格枝糯、乌吐、五虎下西山、矮红、隔山堆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大狼毒Euphorbia nematocyp

  • 大鹅儿肠

    药材名称大鹅儿肠拼音Dà é ér Chánɡ别名黑牵牛、寸金草、老鹳精(《贵州民间方药集》),大种鹅儿肠、通经草(《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

  • 交翅木

    药材名称交翅木拼音Jiāo Chì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忌冬科植物六道木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elia biflora Turcz.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六道木薄叶灌木,高

  • 偏翅唐松草

    药材名称偏翅唐松草拼音Piān Chì Tánɡ Sōnɡ Cǎo英文名Root and rhizome of Delavay Meadowrue别名南马尾连、马尾连、马尾黄连、土黄连出处出自《中国药

  • 赤石脂

    《中国药典》:赤石脂药材名称赤石脂拼音Chì Shí Zhī英文名HALLOYSITUM RUBRUM来源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主含含水硅酸铝 [Al4(Si4

  • 菱粉

    《中药大辞典》:菱粉药材名称菱粉拼音Línɡ Fě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肉,捣汁澄出的淀粉。化学成分含直链淀粉15%。功能主治①朱权:"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