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石茶

石茶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茶

药材名称石茶

别名东南长蒴苣苔、石麻婆子草、石芥菜

来源苦苣苔科石茶Didymocarpus hancei Hems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江西、福建、湖南、广东。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凉解毒。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疾患。

用法用量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石茶

药材名称石茶

拼音Shí Chá

别名石麻婆子草、石芥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东南长蒴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dymocarpus hancei Hemsl.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东南长蒴苣苔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圆柱形,长约4cm。叶4-16,均基生;叶柄长1.8-8cm,粗壮,有短糙毛;叶片纸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有2.2-10cm,宽1-3.6cm,先端急尖或微尖,基部楔形,边缘密小牙齿,两侧均被短伏毛,侧脉每侧5-7条。聚伞花序状,2-4条,2-3回分枝,第短伏毛;花萼长4.5-7mm,5裂达基部,裂片狭线形,外面被短伏毛,内面无毛;花冠长1.5-2cm,外面被短柔毛,内面近无毛,简狭钟状,上唇长3-5mm,2裂至中部,裂片斜扁三角形,下唇3裂至中部,裂片卵形;雄蕊无毛,花药椭圆形,退化雄蕊2,长约0.5mm;花盘环状;雌蕊长约1.6cm,疏被小腺体;子房无柄,柱头扁球形。蒴果线形,长2-3.4cm,无毛。种子狭窄椭圆形或纺锤形,长0.4-0.5mm。花期4月左右。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林下或山坡石上或石崖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等地。

性味味苦;辛;怀凉

功能主治散风热解毒。主感受风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鼍甲

    《中药大辞典》:鼍甲药材名称鼍甲拼音Tuó Jiǎ别名鮀鱼甲(《本经》)。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鼍科动物***的鳞甲。原形态***,又名:鮀鱼(《本经》),鼍(陶弘景),土龙(《续博物志》

  • 小凤尾草

    药材名称小凤尾草拼音Xiǎo Fènɡ Wěi Cǎo别名地柏枝、小叶鸡尾草、大肥草、一柱香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北京铁角蕨的全株。四月采挖带根全草,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

  • 江西金钱草

    药材名称江西金钱草拼音Jiānɡ Xī Jīn Qián Cǎo别名南昌金钱草(《中药通报》),满天星、野芹菜、破铜钱、小金钱(《江西中药》)。出处《中药通报》51:20,1959来源为伞形

  • 乌龙摆尾

    《中药大辞典》:乌龙摆尾药材名称乌龙摆尾拼音Wū Lónɡ Bǎi Wěi别名蛇乌苞、黑乌苞、倒水莲、乌泡(《湖南药物志》),灰山泡、红泡勒、大勒潭(《广西药植名录》)。出处《湖南药物志》来

  • 金刚刺

    药材名称金刚刺拼音Jīn Gānɡ Cì别名金刚藤(《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短梗菝葜的根茎。全年可采。原形态短梗菝葜,又名:黑刺菝葜。攀援状木质藤本。根茎块状,褐

  • 山苍子叶

    药材名称山苍子叶拼音Shān Shēnɡ Zǐ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山鸡椒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sea cubeba(Lour.)Pers.[Laurus cubeba Lour.]

  • 楮树白皮

    《中药大辞典》:楮树白皮药材名称楮树白皮拼音Chǔ Shù Bái Pí别名谷木皮(《吴普本草》),楮树皮(《别录》),谷白皮(《千金方》),楮白皮(《圣济总录》),构皮

  • 海龟胶

    药材名称海龟胶拼音Hǎi Guī Jiāo英文名Chelonia Glue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龟科动物海龟或蠵龟等的背、腹甲制成的加工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helo

  • 红毛野海棠

    药材名称红毛野海棠拼音Hónɡ Máo Yě Hǎi Tánɡ别名山红活麻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红毛野海棠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edia tuberculata (Guill.) Di

  • 水玉簪

    药材名称水玉簪拼音Shuǐ Yù Zān别名青竹、草莲来源药材基源:为水玉簪科植物水玉簪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rmannia distith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