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离根香

离根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离根香

药材名称离根香

别名利根香、肉桂草、美柱草、美花草

来源草海桐科离根香属植物离根香Calogyne pilosa R. Brown,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晒干。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痛,解毒。用于跌打损伤,蛇咬伤。

用法用量鲜品1两,水煎服或泡酒服;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伤口周围。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离根香

药材名称离根香

拼音Lí Gēn Xiānɡ

别名肉桂草、美柱草、美花草、利根香、山苘蒿、根风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草海桐科植物离根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ogyne pilosa R.Br.[C.chinensis Benth.]

采收和储藏:性状鉴别,全草皱缩成团,疏被柔毛。茎数条丛生,黄绿色或稍带紫色。叶互生,多皱缩,完整叶展平后呈条状披针表或倒卵形,长1-3.5cm,宽0.3-1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而下延成短柄,边缘具疏浅齿,主脉明显。花单生叶腋淡黄色。蒴果2瓣裂,气香,味微辛。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近方形细胞,外壁微角质化。下皮为1-2列类圆形细胞,排列疏松,最内1列为长圆形。中柱维管束周木型。中央有髓部。

原形态离根香,一年生草本,高不及20cm。 茎直立或披散,疏生短毛。叶互生;有短柄或几无柄;叶片线形或狭披针形,长1-2.5cm,宽1-3m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稀疏波状齿,疏被短糙毛,侧脉不显,茎上部叶近基部两侧各有1个耳片。花单生于叶腋,黄色;花萼与子房合生,裂片5,披我形,比萼筒长约2倍;花冠长约1cm,外面具毛,简短,花冠一侧分裂达基部;雄蕊5,分离,花丝长不及2mm,花药有短尖;子房下位,2室,花柱3裂,分枝先端有碗状突起,每室有胚珠数颗。蒴果2产裂,每室有多数种子。夏、秋季开花结果。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山草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

性味味辛;性温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气活血;解蛇毒。主风寒痹痛;胃痛;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葵子

    《中药大辞典》:龙葵子药材名称龙葵子拼音Lónɡ Kuí Zǐ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茄科植物龙葵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化学成分种子含油2%。所含脂肪酸主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并含少量甾醇

  • 花叶假杜鹃

    药材名称花叶假杜鹃拼音Huā Yè Jiǎ Dù Juān别名刺血红、七星剑、血路草(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爵床科植物花叶假杜鹃的全株。

  • 狭叶香茶菜

    药材名称狭叶香茶菜拼音Xiá Yè Xiānɡ Chá Cài英文名root of Narrow-leaf Rabdosin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狭叶香茶菜的根。拉丁植

  • 黄桷皮

    《中药大辞典》:黄桷皮药材名称黄桷皮拼音Huánɡ Jué Pí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树皮。性味《草木便方》:"苦酸,温。"功能主治治

  • 黑皮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皮根药材名称黑皮根拼音Hēi Pí Gēn别名陵水暗罗、落坎薯来源番荔枝科黑皮根Polyalthia nemoralis A. D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

  • 冷蕨子草

    药材名称冷蕨子草拼音Lěnɡ Jué Zǐ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阔羽贯众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rtomium yamamotoi Tagawa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采挖后除

  • 覆盆子叶

    《中药大辞典》:覆盆子叶药材名称覆盆子叶拼音Fù Pén Zi Yè别名西国草(《海上集验方》)。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掌叶覆盆子、插田泡等的茎叶。性味《纲目》

  • 扁豆藤

    《中药大辞典》:扁豆藤药材名称扁豆藤拼音Biǎn Dòu Ténɡ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藤茎。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治风痰迷窍,癫狂乱语,同朱砂为末姜汤下。

  • 云南鸡矢藤

    药材名称云南鸡矢藤别名毛叶黄药、狗屁藤、臭屁藤来源茜草科云南鸡矢藤Paederia yunnanensis (Levl.) Rehd.,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贵州。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消

  • 慈竹笋

    《中药大辞典》:慈竹笋药材名称慈竹笋拼音Cí Zhú Sǔ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苗。功能主治①《分类草药性》:"烧灰研细,搽小儿肥疮。"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