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红叶树

红叶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叶树

药材名称红叶树

别名翁仔树、羊屎果、倒拉锯、羊咪屎、万打棍

来源龙眼红叶树Helicia cochinchinensis Lour.,以根、叶入药。

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区。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肿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取汁或干叶研粉,调冷开水涂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红叶树

药材名称红叶树

拼音Hónɡ Yè Shù

别名翁仔树、倒拉锯、万打棍、羊咪屎、橄榄树、羊仔屎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龙眼科植物小果山龙眼的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ia cochinchinensis Lour[H.tonkinensis Lecomt.]

采收和储藏:冬、春季采挖根,去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夏、秋季采收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4-20cm。树皮灰褐色或暗褐色。叶互生,薄革质或纸质;叶柄长0.5-1.5cm;叶片长圆形、倒卵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5-15cm,宽2.5-5cm,先端短渐尖或钝,基部楔形,稍下延,全缘或上半部叶缘具疏浅锯齿;侧脉6-7对,两面均明显。花两性,辐射对称,总状花序腋生,长8-20cm,有时花序轴和花梗初被白色短毛,后渐无毛,花梗常双生;苞片三角形,长约1mm;花被管子长约1mm;花被管长1-1.2cm,白色或浅黄色;花药椭圆形,腺体4,有时连生呈4深裂的花盘;子房无毛。坚果期椭圆形,长1-1.5cm,直径达1cm,蓝黑色或黑色。花期6-10月,果期11月到翌年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分布于华南及沙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

资源分布:生于海拔20-1300m的丘陵或山地湿润常绿阔叶林中。

性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活血消肿;收敛止血。主风湿骨痛;跌打瘀肿;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用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取汁;或干叶研粉,冷开水调涂。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皮、叶:味苦、性凉。有行气活血、祛瘀止痈的功能。用于跌打损伤、肿痛,外伤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花红叶

    《中药大辞典》:花红叶药材名称花红叶拼音Huā Hónɡ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林檎的叶。功能主治《滇南本草》:"治小儿疮疥。"用法用量外用:煎水

  • 夏腊梅

    药材名称夏腊梅来源腊梅科夏腊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 (Cheng et S. Y. Chang)Cheng et S. Y. Chang,以花、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功能

  • 有柄石韦

    药材名称有柄石韦别名石韦、小石韦、长柄石韦、石茶、独叶草、牛皮草、金瓢羹、金茶匙、小尖刀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Ching,以全草入药。夏秋采

  • 马蔺根

    《中药大辞典》:马蔺根药材名称马蔺根拼音Mǎ Lìn Gēn出处《纲目》来源鸢尾科植物马蔺的根。性味《河北中药手册》:"性平,味甘。"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喉痹,痈疽,风湿

  • 地梭罗

    药材名称地梭罗拼音Dì Suō Luó别名地浮萍、一团云(《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地钱科植物地钱的全体。全年可采。原形态原叶体扁平,呈叶状,先端2叉分裂,表面

  • 柴桂

    《全国中草药汇编》:柴桂药材名称柴桂别名臭马桂、三条筋、桂皮香来源樟科樟属植物川桂Cinnamomum wilsonii Gamble,以树皮入药。立春至处暑期均可采剥,以夏初最宜。炮制选树干径达15

  • 山芝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芝麻药材名称山芝麻拼音Shān Zhī Mɑ别名大山麻、石秤砣、山油麻、坡油麻来源为梧桐科山芝麻属植物山芝麻Helictercs angustifolia L.,以根或全株入药。

  • 瓜子金

    《全国中草药汇编》:瓜子金药材名称瓜子金拼音Guā Zǐ Jīn别名辰砂草、金锁匙、瓜子草、挂米草、竹叶地丁、金牛草来源为远志科远志属植物瓜子金Polygala japonica Houtt.或卵叶远

  • 鲐鱼

    药材名称鲐鱼拼音Tái Yú英文名Mackerel别名鲐、鲭、青花鱼、油胴鱼、鲐巴鱼、油筒鱼、青川、青占、花鱼鳀、花鲱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鲭科动物鲐鱼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胡颓子叶

    《中药大辞典》:胡颓子叶药材名称胡颓子叶拼音Hú Tuí Zǐ Yè别名蒲颓叶(《中藏经》)。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叶片。性味《纲目》:"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