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翅卫矛

翅卫矛

《中药大辞典》:翅卫矛

药材名称翅卫矛

拼音Chì Wèi Máo

别名约哦(藏名)

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卫矛科植物栓翅卫矛枝皮。7~8月采,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约4米。枝近四棱,硬直,有2~4个软木质翅,灰褐色;冬芽小。叶对生,矩圆形至矩圆披针形,长6~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两面无毛;叶柄长7~15毫米。花紫色,成聚伞花序;花梗长5毫米;总梗长1~2.5厘米。蒴果4裂,卵圆形,红色,长约7毫米,花柱宿存,长约0.2厘米,呈短尖头。

生境分部生于林缘及河岸灌丛中。分布河南、陕西、甘肃、四川等地。

性味性寒,味苦。

归经入肝、肺二经。

功能主治破血落胎,调经续断。治产后腹痛,崩中下血,风湿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

复方①治月经不调小腹痛:翅卫矛配五灵脂当归。水煎服。

②治骨折及风湿疼痛:翅卫矛配钮子七铁线莲卷柏、华蕨槲、秦艽、铁棒七。泡酒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翅卫矛

药材名称翅卫矛

拼音Chì Wèi Máo

英文名bark of Corkywing Euonymus

别名栓翅卫矛、鬼箭羽、八肋木。

出处出自《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栓翅卫矛的枝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phellomana Loes.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枝,刮取外皮,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栓翅卫矛 落叶灌木,植株高约4m。枝近四棱,有2-4个长条状软木质翅。单叶对生;叶柄长1-1.5cm;叶片长椭圆形、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1cm,宽2-4cm,先端渐洒,。边缘具细锯齿,基部楔形,两面均无毛。聚伞花序一至二回分歧。总花梗长1-1.5cn,有花7-15朵,淡绿色,直径约8mm,4数;花丝长。蒴果近倒心形或卵圆形,粉红色,直径约1cm;花柱宿存。种子有红色假种皮。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2700m的山梁、山坡、山谷林缘或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宁夏、甘肃、河南、湖北、四川。

性味苦;寒

归经肝;肺经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散瘀止痛。主有经不调;产后瘀阴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浸酒;或入丸、散。

注意孕妇禁服。

复方①治月经不调小腹痛:翅卫矛配五灵脂当归。水煎服。②治骨折及风湿疼痛:翅卫矛配钮子七铁线莲卷柏、华蕨槲、秦艽、铁棒七。泡酒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鲫鱼子

    《中药大辞典》:鲫鱼子药材名称鲫鱼子拼音Jì Yú Z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卵子。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调中,补肝气。"②《本草从新》:&q

  • 光肺筋草

    药材名称光肺筋草别名无毛粉条儿菜来源百合科光肺筋草Aletris glabra Bureau et Franch.,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福建、台湾、湖北。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润肺

  • 青刺尖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刺尖药材名称青刺尖拼音Qīnɡ Cì Jiān别名炮筒果、牛奶捶、鸡蛋糕、梅花刺、枪子果、打枪果、阿那斯、狗奶子、蒙自扁核木来源蔷薇科扁核木属植物扁核木Prinsepi

  • 鳖脂

    《中药大辞典》:鳖脂药材名称鳖脂拼音Biē Zhī别名鳖膏(《本草拾遗》),鳖油(《现代实用中药》)。出处《纲目》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脂肪。功能主治①《本草蒙筌》:"眼睫倒毛签入,可资除害

  • 新裂耳蕨

    药材名称新裂耳蕨拼音Xīn Liè ěr Jué别名凤凰尾巴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新裂耳蕨的根茎。原形态新裂耳蕨,又名:革叶耳蕨。多年生

  • 刺竹茹

    药材名称刺竹茹拼音Cì Zhú Rú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车简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mbusa sinospinosa Mc Clur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砍

  • 大二郎箭

    药材名称大二郎箭拼音Dà èr Lánɡ Jiàn别名虾子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过江藤(《四川中药志》),铜锤草(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出处《民间常

  • 红芪

    《中国药典》:红芪药材名称红芪拼音Hónɡ Qí英文名RADIX HEDYSARI别名岩黄芪、黑芪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

  • 罂粟嫩苗

    《中药大辞典》:罂粟嫩苗药材名称罂粟嫩苗拼音Yīnɡ Sù Nèn Miáo出处《纲目》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嫩苗。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罄粟"条。化学成

  • 桑鳸

    药材名称桑鳸拼音Sānɡ Hù别名桑扈(《诗经》),青雀、窃脂(陆玑《诗疏》),蜡嘴雀、蜡嘴(《纲目》)。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雀科动物黑头蜡嘴雀的肉。原形态体长20余厘米。嘴厚而强,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