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翼首草

翼首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翼首草

药材名称翼首草

拼音Yì Shǒu Cǎo

别名棒子头、狮子草

来源续断科翼首花属植物匙叶翼首花Pterocephalus hookeri (Clarke)Hoeck,以带根全草入药。7月末在花蕾期间挖取带根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清心凉血。用于感冒发热及各种温热病引起的发烧,心中烦热,咳血,吐血,尿血,便血。

用法用量1~3钱。

备注(1)在西昌地区匙叶翼首花等同裂叶翼首花使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翼首草

药材名称翼首草

拼音Yì Shǒu Cǎo

别名帮子毒乌(藏名)。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川续断科植物翼首草。7~9月采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翼首草,又名:匙叶翼首花。

多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全株被毛。根直,圆柱形,黑褐色。叶根出,匙形或条状匙形,全缘或1回羽状深裂,长5~10厘米,宽1.5~2厘米,先端圆钝,基部渐窄成叶柄。花茎由叶丛抽出,高10~35厘米,无叶;头状花序顶生;总苞片叶状,卵状长椭圆形;花白色至粉红色;萼齿刺毛伏,刺毛上密被银白色长柔毛;花冠2唇形,上唇短,2裂,下唇大,3裂。雄蕊4,稍伸出:于房下位,包于杯状具长毛的小总苞内。瘦果呈倒卵形,扁平,密被银白色的长柔毛。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草地、路边及石隙等处。分布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黄酮甙。

性味《西藏常用中草药》:"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①《西藏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祛风湿,止痛。治感冒发烧及各种传染病所引起的热症,心热,血热等。"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解毒抗菌。治痈疮疔毒,流感麻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为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翼首草

药材名称翼首草

拼音Yì Shǒu Cǎo

英文名Herb of Hokker Winghead

别名棒子头、狮子草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川续断科植物匙叶翼首花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tocephalus hookeri (Clarke) Hock. [Scabiosa bookeri Clarke]

采收和储藏:7-9月采收,洗净,根切片,晒干。

原形态匙叶翼首花 多年生无茎草本,高30-50cm。全株被白色柔毛。根粗壮,木质化,近圆锥形。叶全部基生,成莲座丛状;叶片倒披针形,长5-18cm,宽1-2.5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渐狭成翅状柄,全缘或一回羽状深裂,裂片3-5对,斜卵形或披针形,长1-2cm,顶裂片大,披针形;下面中脉明显,白色,侧脉不显,上面绿色,疏被白色糙伏毛,下面苍绿色,必被糙硬毛,在中脉两侧更密,边缘具长缘毛。花茎由叶丛抽出,高10-35cm,无叶。头状花序单生茎顶,直径达3cm;总苞片2-3层,长卵形,被柔毛,边缘长缘毛;苞片线状匙形,长达12mm,基部有细爪;花萼全裂,成20条柔软羽毛状毛;花冠白色至淡紫色,筒状漏斗形,长12-15mm,先端5浅裂,最上裂片较大,最下一对最小;雄蕊4,稍伸出花冠管外,花药黑紫色;子房下位,包于杯长毛小总苞内。瘦果长3-5mm,倒卵形,淡棕色,具8条纵棱,疏生贴伏毛,具棕褐色宿存萼刺20条,刺长约10mm,被白色羽毛状毛。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4800m的草地、路边及石隙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

性味味苦;性寒;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痛。主外感发热;热病烦躁;泄泻痢疾;负湿热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1.《西藏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祛风湿,止痛。治感冒发烧及各种传染病所引起的热症,心热,血热等。

2.《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解毒抗菌。治痈疮疗毒,流感麻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及己

    《全国中草药汇编》:及己药材名称及己拼音Jí Jǐ别名四叶对、四皮风、獐耳细辛、四角金、对叶四块瓦来源为金栗兰科金栗兰属植物及己Chloranthus serratus (Thunb.)Ro

  • 黄皮根

    《中药大辞典》:黄皮根药材名称黄皮根拼音Huánɡ Pí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的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用。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辛微苦,温。

  • 大箭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箭药材名称大箭拼音Dà Jiàn来源泽泻科窄叶泽泻Alisma canaliculatum A. Braun et Boucb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布于江

  • 分筋草

    药材名称分筋草别名伸筋草、经年石松、二年石松、松柏还阳来源蕨类石松科石松属植物杉蔓石松Lycopodium annotinum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或阴干。性味苦、微辛,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

  • 秫米

    药材名称秫米拼音Shú Mǐ别名众、秫、糯秫、糯粟、黄糯、黄米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梁或粟的种子之粘者。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etaria italica (L.) Beauv. [Panic

  • 蕨根

    《中药大辞典》:蕨根药材名称蕨根拼音Jué Gēn别名蕨鸡根(《分类草药性》),乌角、小角(《湖南野生植物》)。出处《纲目》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蕨的根茎。秋、冬挖取,洗净,晒干。性味《纲目》:

  • 三方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方草药材名称三方草别名白郎苔、亚大苔草来源莎草科三方草Carex brownii Tucker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长江流域各省、贵州、河南、西北。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理气

  • 大叶楠根

    《中药大辞典》:大叶楠根药材名称大叶楠根拼音Dà Yè Nán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大叶楠的根。原形态大叶楠,又名:豪樟、竹叶槁;落叶桢楠。常绿小

  • 蜈蚣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蜈蚣藤药材名称蜈蚣藤拼音Wú Gōnɡ Ténɡ别名多叶花椒、马椒、小叶刺椒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蜈蚣藤Zanthoxylum multijugum Franch

  • 刷把草

    《中药大辞典》:刷把草药材名称刷把草拼音Shuā Bǎ Cǎo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柳叶莱科植物喜马拉雅柳叶菜的全草。原形态直立草本,高可达60厘米,有分枝。主根粗短,须根细。茎圆柱形,中空,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