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菊花暗消

菊花暗消

药材名称菊花暗消

拼音Jú Huā àn Xiāo

别名胃药、马氏紫花、白花暗消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密毛紫菀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uestitus Franch. [A. mairei Levl.; A. sherrifianus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密毛紫菀多年生草本,高50-130cm。根茎粗壮,稀有短匍枝。茎单生稀丛生,粗壮,上部分枝,有棱及沟,被卷曲或开展的长密毛,上部杂有腺毛。叶密集;下部叶在花期枯落;中部叶长圆披针形,长4-14cm,宽1-2.3cm,先端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无柄,全缘或上部有2-3对浅锯齿;上部叶小,线状披针形、长圆形或卵形;全部叶被密腺毛,下面灰绿色,被卷或开展的长毛;中脉在下面突起,离基三出脉及侧脉3-4对。头状花序径2-3cm,少数至数十个排成复伞房状;花序梗长1-5cm。总苞半球形;总苞片约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先端尖,顶部常紫红色,下部被腺和密毛;内层狭披针形,渐尖,仅具腺,有缘毛。舌状花20-30个,舌片白色或浅紫红色;管状花黄色,裂片长1mm;花柱附片长0.6mm。冠毛1层,污白色或稍红色,有微糙毛。瘦果倒卵形,扁,两面各有1肋,被白绢毛,有时具腺。花果期9-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200-3200m的高山及亚高山林缘、草坡、溪岸及沙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胃脘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研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鬼针草

    《中药大辞典》:鬼针草药材名称鬼针草拼音Guǐ Zhēn Cǎo别名鬼钗草(《本草拾遗》),鬼黄花、山东老鸦草(《福建民间草药》),婆婆针(《苏南种子植物》),鬼骨针(《江苏植药志》),盲肠草、眺虱草

  • 乌骚风

    《中药大辞典》:乌骚风药材名称乌骚风拼音Wū Sāo Fēnɡ别名乌骨鸡、黑乌骨(《四川中药志》),黑骨头、铁夹藤(《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萝摩科植物青蛇藤的茎。原形态多年生攀援

  • 分心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分心木药材名称分心木拼音Fēn Xīn Mù别名核桃种隔来源本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 的木质隔膜。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补肾涩精。用于肾虚遗

  • 苣荬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苣荬菜药材名称苣荬菜拼音Jù Mǎi Cài别名苦菜、败酱草[北方地区]、小蓟[黑龙江]、苦苣菜、取麻菜来源菊科苦苣菜属植物苣荬菜Sonchus Brachyo

  • 雀麦米

    《中药大辞典》:雀麦米药材名称雀麦米拼音Què Mài Mǐ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雀麦的种子。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治①《纲目》:&quo

  • 灰钉

    药材名称灰钉拼音Huī Dì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柄灰包科真菌鬼笔状钉灰包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ttarraea phalloides(Dicks.Pers.)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去杂质、

  • 鹰爪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鹰爪莲药材名称鹰爪莲别名多头风毛菊、蒿枝黑药、鸡冠参、小蓟草[峨山]来源菊科鹰爪莲Saussurea heguensis C. B. Clarke [S. phyllocephal

  • 野枇杷

    药材名称野枇杷拼音Yě Pí Pá别名山枇杷出处《江西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绒毛桢楠的叶或根。夏、秋季采收。原形态绒毛桢楠,又名:猴高铁、香胶木。常绿乔木,高可达18米,直径40厘米

  • 晕药

    药材名称晕药来源蓼科晕药Polygonum chinense L. var. umbellatum Makin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甘、酸,平。功能主治益气行血,祛风解热。主治病后体

  • 美丽鳞毛蕨

    药材名称美丽鳞毛蕨拼音Měi Lì Lín Máo Jué别名花叶狗牙七、金毛狗脊来源蕨类鳞毛蕨科美丽鳞毛蕨Dryopteris laeta (Kom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