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虎骨胶

虎骨胶

药材名称虎骨胶

拼音Hǔ Gǔ Jiāo

别名虎胶(《医林纂要》)。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猫科动物骨胳煎熬而成的胶

制法取净虎骨锯成小段,置锅内加水煎熬,经24小时后,将煎液过滤,加入白糖、明矾末少许,搅匀澄清。如此反复煎约3次,乃将取得清液合并煎熬浓缩,至水分蒸发殆尽,加入少量黄酒。缓火浓缩,以胶汁稠粘呈深黄色为度。去尽余火,并用铜勺频频撩动,使热度发散,最后倾入胶模中。表面用白酒喷布,使呈现金黄色花沫。冷凝后,切成小方块。宜放于阴凉干燥处。

性味咸,温。

①《医林纂要》:"辛咸,热。"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淡,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①《医林纂要》:"功同骨而滋益从容。"

②《四川中药志》:"补益气血,强健筋骨。治中风瘫痪,筋骨受风拘挛,四肢麻木,不能屈伸及痿躄。"

用法用量内服:用黄酒炖化,冲入药汁中,1~2钱;或入丸剂。

注意血虚火盛者慎服。

复方治顽固性中风瘫痪、半身不遂及手足痿废:老鹳草、血通(五花大血藤)煎汁,以黄酒熬化虎骨胶冲入药汁中,再加适量曲酒,每日二次,每次服半盅。(《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驼乳

    药材名称驼乳拼音Tuó Rǔ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乳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骆驼脂"条。性味①《饮膳正要》:"性温,味甘。"②《纲目》:

  • 大黄草

    药材名称大黄草拼音Dài Huánɡ Cǎo别名大红草、白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圆叶艾纳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oblongifolia Kitam.[B.malabaric

  • 黄芩子

    《中药大辞典》:黄芩子药材名称黄芩子拼音Huánɡ Qín Zǐ出处《别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果实。功能主治《别录》:"主肠澼脓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

  • 披针叶毛茛

    《全国中草药汇编》:披针叶毛茛药材名称披针叶毛茛来源毛茛科披针叶毛茛Ranunculus amurensis Koma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吉林、四川。性味辛,微寒。有小毒。功能主治发散风

  • 黑沙蒿子

    《中药大辞典》:黑沙蒿子药材名称黑沙蒿子拼音Hēi Shā Hāo Zǐ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黑沙蒿的种子。功能主治利尿。治小便不利。复方治尿闭:黑沙蒿子五钱。水煎,冲红糖三至五钱,温服。

  • 鸡毛狗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毛狗药材名称鸡毛狗拼音Jī Máo Gǒu别名久苓菊、久苓草、地棉花来源菊科鸡毛狗Jurinea potanini Iijin,以带根全草及茎基部绵毛入药。生境分部内蒙

  • 红吹风

    药材名称红吹风拼音Hónɡ Chuī Fē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火筒树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ea indica(Burm.f.)Merr.[Staphylea indica Bur

  • 树舌

    药材名称树舌拼音Shù Shé英文名Artist's Conk别名赤色老母菌、扁芝、梨菌、枫树芝、老母菌、扁蕈、白斑腐菌、木灵芝、树耳朵、老牛肝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真菌》。来源药材基源:为多

  • 八角枫根

    《中药大辞典》:八角枫根药材名称八角枫根拼音Bā Jiǎo Fēnɡ Gēn别名白龙须(《简易草药》),白金条(《分类草药性》),白筋条(《四川中药志》)。出处《简易草药》来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或瓜

  • 檀香泥

    《中药大辞典》:檀香泥药材名称檀香泥拼音Tán Xiānɡ Ní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檀香科植物檀香心材中的树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檀香"条。功能主治《纲目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