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蚂蚁花根

蚂蚁花根

药材名称蚂蚁花根

拼音Má Yǐ Huā Gēn

英文名Osbeckia nepalensis Hook.f.

别名野牡丹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蚂蚁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beckia nepalensis Hook.f.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直立亚灌木或灌木,高0.6-1.5m。茎四棱形,茎、叶柄及叶密被糙伏毛。叶对生;叶柄极短,长1-4mm;叶片坚纸质,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3cm,宽1.5-3.8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至钝,全缘,具缘毛、基出脉5。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顶生;苞片叶状;花梗短或几无;花萼长约2cm,萼管外面及裂片间具篦状刺毛突起,裂片5,长卵形,与萼管等长,两面无毛,具缘毛;花瓣5,红色至粉红色,稀紫红色,广倒卵形,偏斜,长1.5-2.5cm,上半部具缘毛;雄蕊10,常偏向1侧,花丝较花药略长,花药具短喙,药隔基部微膨大呈盘状,有短距;子房半下位,5室,卵状球形,先端具1圈短刚毛,上半部密被糙伏毛。蒴果卵状球形,5纵裂,长约8mm,直径约6mm,宿存萼坛形,先端平截,长约8mm,外面具密篦状刺毛突起。花期8-10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50-1900m的开朗山坡草地,灌木丛,路旁及田边,亦见于疏林缘,溪边湿润的地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根部弯曲细长,表面显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偶有须根,根长约2.8cm,直径0.1-1.2cm;主根粗壮,支根较少,根顶端与茎相接处膨大,有绒毛,毛黄褐色。根质地坚韧,不易折断,断面显黄色,纤维性。

性味味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主湿热黄疸;泻痢;外伤瘀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水煎服。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油草

    《中药大辞典》:油草药材名称油草拼音Yóu Cǎo别名油麻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千金子的全草。夏、秋间采收,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根细长须状,簇生。秆丛生,直

  • 海鹞鱼齿

    《中药大辞典》:海鹞鱼齿药材名称海鹞鱼齿拼音Hǎi Yào Yú Chǐ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魟科动物赤魟等的牙齿。性味《本草拾遗》:"无毒。"功能主治《本草拾

  • 蚂蚁花根

    药材名称蚂蚁花根拼音Má Yǐ Huā Gēn英文名Osbeckia nepalensis Hook.f.别名野牡丹根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蚂蚁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beckia ne

  • 大地棕根

    《中药大辞典》:大地棕根药材名称大地棕根拼音Dà Dì Zōnɡ Gēn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石蒜科植物大叶仙茅的根茎。夏、秋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叶、须根,晒干。原形态大叶仙茅,

  • 野荔枝果

    药材名称野荔枝果拼音Yě Lì Zhī Guǒ英文名Dendrobenthamia angustata (Chun)Fang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尖叶四照花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ndr

  • 卷毛婆婆纳

    《全国中草药汇编》:卷毛婆婆纳药材名称卷毛婆婆纳别名邓木扯[藏名]来源玄参科卷毛婆婆纳Veronica teucrium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四川、新疆北部。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紫油木叶

    《中药大辞典》:紫油木叶药材名称紫油木叶拼音Zǐ Yóu Mù Yè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清香木的嫩叶尖。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清香木,又名:梅江

  • 大伸筋草

    药材名称大伸筋草拼音Dà Shēn Jīn Cǎo别名马尾千金草、鹿角草、青蛇勒公、裤带藤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杉科植物龙骨马尾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egmariurus carinatus

  • 蹋菜

    药材名称蹋菜拼音Tà Cài别名乌塌菜、瓢儿菜、雪里青(《苏南种子植物》)。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塌棵菜的全草。原形态二年生草本,有时作一年生草本栽培,绿色,根粗

  • 桃金娘花

    《中药大辞典》:桃金娘花药材名称桃金娘花拼音Táo Jīn Niánɡ Huā别名岗棯花(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