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阴香皮

阴香皮

《中药大辞典》:阴香皮

药材名称阴香皮

拼音Yīn Xiānɡ Pí

别名广东桂皮(《中国树木分类学》)。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樟科植物阴香树皮

原形态阴香《岭南采药录》),又名:坎香草、阴草(《生草药性备要》),山肉桂山玉桂、香胶叶(《岭南采药录》),胶桂、土肉桂、假桂枝、山桂、月桂、野玉桂、鸭母桂、香胶仔、潺桂。

常绿乔木,高达20米。小枝赤褐色,无毛。叶近于对生或散生,革质,卵形或长椭圆形,长6~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绿色,两面均无毛,具离基3出脉,脉腋内无隆起的腺体;叶柄长8~12毫米。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绿白色;花被6,基部略合生,长4~5毫米,两面均被柔毛;能育雄蕊9,排成3轮,外面2轮花药内向,第3轮花药外向,花药均为卵形,4室,瓣裂,花丝短,最内尚有1轮退化雄蕊;雌蕊1,子房上位,1室,1胚珠,花柱细,柱头小。浆果核果状,卵形,长不及1厘米,直径约5毫米,基部具肥厚杯状的宿存花被,其先端具6截形短裂片。花期3~4月。果期4~10月。

本植物的根(阴香根)、叶(阴香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长于疏林中有阳光处;或为栽培。分布广东、广西、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化学成分树皮含挥发油(为桂皮醛、丁香油酚、黄樟醚等)

性味①《岭南采药录》:"味辛。"

②《陆川本草》:"辛,温。"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祛风湿。治食少,腹胀,水泻,脘腹疼痛,风湿,疮肿,跌打扭伤。

①《岭南采药录》:"取皮三四钱,煎水服,能健胃去风。其皮为末,用酒调敷,治恶毒大疮,生飞蛇疮。"

②《陆川本草》:"祛风湿,止泻。治寒湿腹泻、腹痛,痢疾,风湿骨痛。"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散寒,温中止痛。治寒性胃痛,腹胀,腹泻。"

④《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祛风消肿,收敛止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跌打扭伤,疖肿疮毒,创伤出血,水泻,寒性胃腹痛,食欲不振,经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外用:研末调敷或浸酒搽擦。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阴香皮

药材名称阴香皮

拼音Yīn Xiānɡ Pí

英文名Burmann Cinnamon Bark, Bark of Burmann Cinnamon

别名广东桂皮、小桂皮、山肉桂山玉桂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阴香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burmannii(C.G.et Th.Ness)Bl.[Lourus burmannii C.G.et Th.Nees;Cinnamomum chinense Bl.;C.hainanense Nakai]

采收和储藏:夏季剥取茎皮,晒干。

原形态阴香,常绿乔木,高达20m。小枝赤褐色,无毛。叶近于对生或散生,革质,卵形或长椭圆形,长6-10cm,宽2-4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绿色,两面均无毛,具离基3出脉,脉腋内无隆起的腺体;叶柄长8-12mm。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绿白色,花被6,基部略合生,长4-5mm,两面均被柔毛;能育雄蕊9,排成3轮,外面2轮花药内向,第3轮花药外向,花药均为卵形,4室,瓣裂,花丝短,最内尚有1轮退化雄蕊;雌蕊1,子房上位,1室,1胚珠,花柱细,柱头小。浆果核果状,卵形,长不及1cm,直径约5mm,基部具肥厚杯状的宿存花被,其先端具6截形短裂片。花期3-4月。果期4-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疏林中有阳光处;或为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栽培1.生物学特性 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阴,喜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

2.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种子成熟期各地不一,海南天然林木,3-4月果熟。成熟时果皮黑色,采回后,堆沤数天,待果肉充分软化后,用冷水浸渍,搓去果皮,用清水冲去果肉,摊开晾干。宜采后即播或沙藏,沙藏最好不超过20d。阴香种子较大,千粒重达150g,故播种宜采用穴播或条播,发芽率为60%-70%。幼苗期间适当遮荫,以免日灼。用于四旁绿化造林的,最好培育3-5年生的大苗栽种2.秋天再抚育1次,以后,每年至少抚育2次,连续抚育3-4年,直到闭郁成林。

性状1.性状鉴别 茎皮呈槽状或片状,厚约3mm。外表面棕灰色,粗糙,有圆形突起的皮也和灰白色地衣斑块,有时外皮部分刮去而现凹下的皮孔痕;内表面棕色,平滑。质坚,断面内层呈裂片状。气香,味微甘、涩。

2.显微鉴别 树皮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最内列细胞外壁增厚,木化。皮层散有油细胞、粘液细胞及石细胞群。中柱鞘部位石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状。韧皮部有石细胞群,靠外侧较多;韧皮纤维少数,多单个散在;韧皮射线1-3列细胞;散有油细胞及粘液细胞。本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尢以射线细胞中较为密集,有的石细胞亦含小方晶。

化学成分树皮含挥发油0.2%-0.4%。油中的主要成分为桂皮醛(cinnamaldehyde),约占77%。此外,还含有丁香油酚(eugenol),黄樟醚(safrole)等成分。

性味辛;微甘;性温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祛风散寒;解毒消肿;止血。主主治寒性胃痛;腹痛泄泻;食欲不振;风寒湿痹;腰腿疼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研末服,每次1.5-3g。外用:适量,研末用酒调敷;或浸酒搽。

各家论述1.岭南采药录》:取皮三四钱,煎水服,能健胃去风。其皮为末,用酒调敷,治恶毒大疮,生飞蛇疮。

2.陆川本草》:祛风湿,止泻。治寒湿腹泻、腹痛,痢疾,风湿骨痛。

3.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散寒,温中止痛。治寒性胃痛,腹胀,腹泻。

4.祛风消肿,收敛止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跌打扭伤,疖肿疮毒,创伤出血,水泻,寒性胃腹痛,食欲不振,经闭。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角叉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角叉菜药材名称角叉菜来源藻类红藻门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 Aolmes.,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提取的卡拉胶(carrageenan)对B型流行性感冒与腮腺炎病

  • 苋菜

    药材名称苋菜拼音Xiàn Cài来源苋科苋属植物苋Amaranthus mangostanus L.[A. inamoenus Willd.],以种子和根入药。夏秋果实成熟后采集,

  • 华风车子叶

    药材名称华风车子叶拼音Huá Fēnɡ Chē Zi Yè别名四角风、水番桃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风车子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mbretum alfredii Hance采收和储藏:春、

  • 黄花忍冬

    药材名称黄花忍冬拼音Huánɡ Huā Rěn Dō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金花忍冬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nicera chrysantha Turcz.采收和储藏:5-6月间,在睛天清

  • 鹭肉

    《中药大辞典》:鹭肉药材名称鹭肉拼音Lù Ròu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鹭科动物白鹭的肉。原形态白鹭(陆玑《诗疏》),又名:舂鉏(《尔雅》),鹭鸶(《本经》),白鸟(陆玑《诗疏》

  • 百眼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眼藤药材名称百眼藤拼音Bǎi Yǎn Ténɡ别名爬山虎、咸鱼头、五眼子、泥藤草、大甘草、小叶羊角藤来源为茜草科巴戟属植物百眼藤Morinda parvifolia B

  • 二叶舌唇兰

    药材名称二叶舌唇兰拼音èr Yè Shé Chún Lán别名土白及来源兰科长距兰属植物二叶舌唇兰Platanthera chlorantha Cus

  • 三分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分三药材名称三分三拼音Sān Fēn Sān别名大搜山虎、山野烟、山茄子来源为茄科赛莨菪属植物三分三Anisodus acutangulus C. Y. Wu et C. Che

  • 山稔叶

    药材名称山稔叶拼音Shān Rěn Yè英文名Leaf of Downy Rosemyrtle, Leaf of Rosemyrtle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叶。拉

  • 牛西西叶

    药材名称牛西西叶拼音Niú Xī Xī Yè别名酸模叶、金不换叶、羊铁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巴天酸模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mex patientia L.采收和储藏:植物生长茂盛时采收,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