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饭团根

饭团根

药材名称饭团根

拼音Fàn Tuán Gēn

别名入地麝香、过山香(《广西药植名录》),透地连珠、钻地风、三百两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冷饭团根皮。全年可采。

生境分部产广西、广东。

性状干燥根皮,呈条块状或半卷筒状,长短大小不等。外表略粗糙,质脆,呈棕褐色,有多数纵皱纹及横裂纹.内表面红棕色。质硬易折断,横断面不光滑,纤维性。略有香味。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微苦,温。"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散瘀,止痛。治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风湿骨痛,妇女痛经,产后瘀滞,跌打损伤,刀伤出血。

①《岭南采药录》:"去瘀生新。治妇女经前后肚痛,产后风迷,霍乱吐泻抽筋。"

②《广西药植名录》:"止血,补血。治刀伤,子宫脱垂。"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祛风消肿。治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风湿骨痛,跌打痪痛,经前腹痛,产后瘀痛,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研末撒。

复方①治痛经:风尾草一两,饭团根五钱,盘柱南五昧子五钱,乌药一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手册》)

②治产后恶露不净腹痛:饭团根一两,山鸡椒五钱。水煎服。本方也可用治痛经。(江西《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用于止痛:取黑老虎根、救必应(冬青科,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相当于黑老虎根3.5克,救必应氯仿抽出物(干品)5毫克。行肌肉或穴位注射,每次2~4毫升。用于胆道蛔虫、胃肠绞痛、术后肠粘连、溃疡病疼痛发作、附件炎、痛经、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肾绞痛等病症共129例,获显效93例,用药后15分钟见效,1~2小时内疼痛消失;减轻25例,用药后30分钟疼痛减轻;无效11例。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鲢鱼

    《中药大辞典》:鲢鱼药材名称鲢鱼拼音Lián Yú别名鲸鱼、白鱮(《埤雅》),白脚鲢(《医林纂要》)。出处《纲目》来源为鲤科动物鲢鱼的肉。原形态体侧扁,呈纺锤形,腹部狭窄,从胸部至

  • 蝎子七

    《中药大辞典》:蝎子七药材名称蝎子七拼音Xiē Zi Qī别名红蝎子七(《中国药学会沦文文摘集》,1962),红粉、猴子七(《陕西中草药》),野高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然波(藏名)。出处《陕西

  • 波罗蜜

    《中药大辞典》:波罗蜜药材名称波罗蜜拼音Bō Luó Mì别名婆那娑、阿蔀亸(《酉阳杂俎》),曩伽结(《纲目》),优珠昙、天婆罗(《中国树木分类学》),树婆罗(《广州植物志》),牛

  • 灰栒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灰栒子药材名称灰栒子拼音Huī Xún Zǐ来源蔷薇科灰栒子Cotoneaster acutifolius Turcz.,以枝、叶及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河北、山西、

  • 棕榈子

    《中药大辞典》:棕榈子药材名称棕榈子拼音Zōnɡ Lǘ Zǐ别名败棕子(《药材学》),棕树果(《云南中草药》)。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成熟果实。霜降前后待果皮现青黑色时采收,晒干。原形

  • 毛叶石楠根

    药材名称毛叶石楠根拼音Máo Yè Shí Nán Gēn别名邓向观根(《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毛叶石楠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毛

  • 伞花绢毛菊

    药材名称伞花绢毛菊别名雪条参、红条参、条参来源菊科伞花绢毛菊Soroseris umbrellata (Franch.) Steb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苦、甘,温。功能主治补气

  • 绿百合

    药材名称绿百合拼音Lǜ Bǎi Hé别名直瓣红花百合、苍山红百合、百合出处绿百合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六蔬类,云:“云南有之。花色碧绿,紫斑锈错,香极浓,根微苦。”所述形态。附图及产地,与百合科黄绿

  • 旋柄茄

    《全国中草药汇编》:旋柄茄药材名称旋柄茄拼音Xuán Bǐnɡ Qié别名旋花茄、跌打须、大苦溜溜、苦凉菜、理肺散、倒提壶来源茄科旋柄茄Solanum spirale Roxb.,

  • 牛尾独活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尾独活药材名称牛尾独活别名西大活来源伞形科牛尾独活属植物牛尾独活Heracleum vicinum Boiss.的根。秋季采收,去茎叶和细根,洗净晒干。性味辛、苦,微温。归经归肾